8月26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在接受專訪時說,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使美國的供應鏈變得脆弱。
稀土金屬被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飛機發動機等高科技產品。
CNBC評論稱,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積累和發展了加工稀土金屬的能力,得以在全球市場擁有巨大的定價權,也因此擁有了在這一關鍵領域的控制權。
(資料圖片)
“我想提請大家注意一個事實,即中國目前在稀土領域的世界市場主導地位,意味著它能夠隨時打開和關閉水龍頭,”戴琪說。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
“在我們能夠進入并創造更多供應鏈之前,我們仍然完全容易受到這種杠桿的影響,”這位美國貿易代表說。戴琪是在印度新德里參加G20商業對話論壇期間發表上述講話的。
戴琪指出,大約十年前,中國將稀土價格提高到如此之高,以至于一些美國礦山能夠再次在該行業運營。但一旦中國降價,這些美國企業就不得不關閉,因為不賺錢。
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美國在稀土金屬市場擁有主導地位。但海外較低的勞動力成本,以及對環境標準的壓力較小,導致稀土行業退出了美國。
與此同時,中方支持這一行業的崛起。
“中國的產業優勢并不是天生的,”戴琪說。“這不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稀土,而是他們能夠推行協調的產業和貿易政策,讓他們最終壟斷市場。”
中方至少每五年制定一次經濟發展計劃,其中一些目標--比如促進技術自給自足和實現碳中和,要提前幾年制定。
盡管這種自上而下的規劃并不一定能取得效果,但電動汽車行業已經成為中國新興企業能夠在整個供應鏈(包括最終產品)上搶占大量市場份額的一個例子。
上海引進特斯拉汽車工廠帶動了中國整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對以中國為基礎的制造業的依賴達到了頂峰,當2020年新冠疫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時,美國的對華依賴程度加快了。
2021年1月拜登政府上臺后,先后宣布了數十億美元的補貼舉措,鼓勵企業在美國開發關鍵技術和本土制造。
戴琪周六告訴記者:“就供應鏈而言,美國今天所處的位置并不是我們想要的。”
“我們知道我們是脆弱的。我們想要的是一個讓我們的供應鏈更加多樣化的局勢,我們對這樣的發展更有信心,我們的目標只是為了更多的選擇。“
在稀土方面,戴琪指出,中方在全球市場上具有壟斷地位。她指出,在澳大利亞鋰生產的案例中,中企也是唯一的買家,這給了北京又一個市場籌碼。
雖然鋰是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成分,但它不是科學上歸類為稀土的17種金屬之一。
今年,美國和歐洲的政府官員談到了降低對中國產品的依賴程度,即“去風險”戰略。
但在今年6月對全球商界領袖的一次演講中,中方高級經濟官員表示,“去風險”是一個虛假的命題,因為全球經濟利益是如此糾纏在一起。
就在2019年末--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美國和中國簽署了一項“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呼吁中方增加對美國商品的購買,以抵消美國對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
8月26日,當被問及中美間這一貿易協議的進展情況時,戴琪說,美國仍在關注中國在實現這些購買目標方面的不足。
她說,美國與中國在貿易領域存在著很大程度的“不平衡”。
美國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增長8.3%,至3829億美元(約合2.8萬億元人民幣)。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下周訪華
展望新的一周,周日至下周三(8月27日--30日),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將來華訪問。
今年夏天,美國對中國的高級別官方訪問在短暫中斷后重新開始。
過去幾年,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緊張關系不斷升級,從貿易開始,蔓延到科技和金融領域。這讓許多美國企業越來越多地開始在印度尋找機會,同時印度與美國的關系也有所改善。
一份新聞稿稱,周六,戴琪還會見了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皮尤什·戈亞爾,印度要求獲得美國政府對科技設備向印度出口的更多許可。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接受專訪畫面
戴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和印度的關系確實很好,這涉及到所有的政策領域。”她將美印關系描述為“達到了新的高度”。
在她主管的經濟和貿易領域,美國與印度進行更多合作的潛力一直存在,但在美中關系大幅降溫之前,“我們沒有想出如何利用它。”戴琪說。
問題是,印度可以作美國在經貿領域對付中國的備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