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8月21日報道,在上周采取措施試圖阻止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增長放緩并促進經濟活動之后,中國人民銀行周一再次下調了一項基準利率。
(資料圖)
構成銀行向企業和家庭提供的最優惠利率基準的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從3.55%下調至3.45%。該利率在6月份就曾下調過。央行指出,5年期以上LPR沒有改變,仍維持4.2%。
被市場高度關注的這兩項利率目前處于歷史低位。市場預計這一決定旨在鼓勵商業銀行以更優惠的利率發放更多貸款。
該措施應該有助于在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支持經濟活動。這與世界上那些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脹的主要經濟體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一決定是在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18日舉行會議后作出的。參會者一致認為需要進一步“支持”經濟并化解“風險隱患”。
臺灣“中央社”8月21日報道稱,LPR是貸款利率定價的主要參考基準。LPR下調對商業銀行利率調整有指導作用,有助于降低企業融資及個人信貸的成本。
在此之前,LPR連續9個月持平后,于今年6月下調,當時1年期和5年期LPR都下調10個基點,這次5年期LPR則按兵不動。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分析指,中國金融監管機構誓言加強政策協調,以應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并承諾改善房地產行業的信貸政策。
它們是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和中國證監會18日與主要金融機構舉行會議后發表這一聲明的,聲明旨在降低中國經濟面臨的系統性風險。
監管機構說,金融機構需要協調金融支持和工具,以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并“強化風險監測、評估和防控機制”。
銀行也被告知要增加貸款支持實體經濟,并降低貸款成本。
聲明還說,將調整和完善房地產行業的信貸政策,但沒有提供細節。
在7月份經濟增長數字疲弱后,北京承諾要調動一切資源重振經濟。
8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為刺激增長,比預期更早地下調了關鍵利率。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中標利率從2.65%下調至2.5%,15個基點的下調幅度為2020年以來最大。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20日報道,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會議,強調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要夠,并要求主要金融機構主動擔當作為,加大貸款投放力度。
據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號發布的通報,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18日聯合召開電視會議,研究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有關工作。
會議強調,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要夠、節奏要穩、結構要優、價格要可持續。主要金融機構要主動擔當作為,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國有大行要繼續發揮支柱作用。要注重保持好貸款平穩增長的節奏,適當引導平緩信貸波動,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穩定性。同時,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貸增長點,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調整優化房地產信貸政策。要繼續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規范貸款利率定價秩序,統籌考慮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產品價格關系。發揮好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切實發揮好金融在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中的積極作用。(編譯/劉卓 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