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7月31日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597.6萬本
(相關資料圖)
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統計,截至2023年7月31日,全國共有322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環比增加4家;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597.6萬本、車輛運輸證250.4萬本,環比分別增長3.2%、2.9%。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7月份共收到訂單信息8.21億單,環比上升7.6%。
網約車行業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網約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約車行業由最初以自營平臺為主,逐步轉向聚合平臺模式。聚合平臺本身不直接提供網約車服務,而是依托互聯網技術,與網約車平臺公司合作,提供流量入口。
聚合平臺模式的出現,擴大了較小型的網約車平臺的生存空間,較小型的網約車平臺能夠通過低價從聚合平臺吸引乘客,但較小型的網約車平臺往往會放松對網約車司機和車輛的合規要求,在乘客的安全和體驗,還有司機的收入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
近期,長沙、濟南、東莞、溫州、三亞等市陸續發布網約車行業風險預警稱,網約車市場運力接近飽和,部分城市已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網約車是市民出行的重要選擇,也曾是靈活就業月入過萬的代表行業。如今一些地區的網約車卻陷入“訂單越來越難搶,收入越來越低”的困局。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網約車相關平臺和公司已被交通運輸部門約談高達20多次。約談的重點包括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計價規劃不透明、擾亂市場經營秩序等。今年4月,相關部門再次對曹操出行等進行了提醒。
目前,多地監管部門對相關網約車平臺予以警告提示,要求限期整改,并按有關規定和程序報備,向社會公示。多地監管部門也表示,如拒不整改或限期整改不到位,將依法嚴厲處罰。
可以預見,隨著各項行業標準和管理規范逐步落地和嚴格執行,合規化將未來幾年網約車市場的重要方向。從野蠻生長到穩定運營,市場監管必不可少,這也是保持行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必要環境。平臺加強車輛和駕駛員規范化管理,執行嚴格的車輛審核標準,提供標準化司機服務培訓,提升平臺線下服務質量,為用戶提供安全優質的出行服務。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網約車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網約車,即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的簡稱,是指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構建服務平臺,接入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通過整合供需信息,提供非巡游的預約出租汽車服務的經營活動。
網約車產業鏈包括上游車輛及技術服務供應商,中游網約車服務商以及下游應用場景。上游的車輛供應商主要為網約車平臺提供業務開展所需的車輛工具及服務,中游的網約車服務商主要分為第三方網約車平臺和聚合網約車平臺,為下游網約出租車、網約快車、網約專車、拼車/順風車等分配訂單、規劃路線和提供車輛相關的組合服務等。
隨著網約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市場滲透率不斷提高,我國網約車平臺獲得經營許可企業數量逐漸增加,截止到2022年12月已經有298家企業獲得平臺經營許可,截至2022年12月,網約車完成訂單量69.6億單,從網約車的城市滲透率來看,網約車在一線城市的滲透率最高,達到50.3%,
當一個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市場比拼競賽的就是用戶留存和精細化運營,各地各憑真本事吃飯,更多的依靠優質服務來獲得用戶復購和忠誠選擇。這也是網約車行業進入成熟期發展的顯著表現。
網約車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會公眾出行需求的多樣化、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等因素的影響,網約車行業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未來網約車平臺公司將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優化網約車服務流程和效率;同時,也將與其他交通運輸企業、社會公共機構、第三方服務機構等開展合作,打造網約車服務生態圈,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環保的出行服務。
網約車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網約車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網約車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關于網約車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網約車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