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7月資金利率低于政策利率后,8月資金面是否會進一步寬松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綜合多家機構的觀點,央行維持資金面長期低于政策利率的必要性在下降。
(相關資料圖)
8月的首個交易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了8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持平在1.9%,由于有44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單日凈回籠360億元。
中信證券指出,8月流動性存在一定的缺口,但考慮到貨幣政策整體穩健,預計資金利率不會大幅反彈,整體仍將在政策利率下方震蕩運行。
具體來說,該機構指出,8月政府債供給壓力增大,參考部分省市公布的地方債發行計劃以及歷史國債發行規律,預計8月政府債整體凈融資約6000億元;預計8月財政收支差額-6000億元;M0或增加500億元,外匯占款以及繳納法定存款準備金預計將帶來2000億元缺口。綜上,完全排除MLF以及逆回購到期的因素,8月存在約2500億元的流動性缺口,流動性壓力可控。
東吳證券則估計,考慮財政存款、現金走款和銀行繳準因素后,2023年8月存在約5300億元的流動性缺口,可通過公開市場投放充分補充。其中,外匯占款環比減少約28億元, 對流動性略有負面影響;考慮到公共財政的季節性以及政府減稅降費的操作,預計8月財政存款凈減少約200億元,對流動性有一定的正面影響;8月M0環比增加500億元左右;法定存款準備金約增加5000億元。
相比7月,8月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量增加至4000億元。
天風證券認為,8月MLF可能等量或小幅超額續作。
該機構指出,歷史上8月MLF操作大多以超量續作為主,例外是2021年和2022年。2021年8月MLF縮量續作,主要緣于前期7月降準已有部分資金用于歸還8月MLF到期;2022年8月MLF操作前,資金利率已高于合理充裕水平,疊加超預期降息,因此縮量續作并未立刻帶來資金利率顯著收斂。
“短期內央行雖不至于降低對資金面的呵護,但推動資金利率進一步下行的必要性并不高。”國海證券在研報中指出,8月資金面較7月份擾動因素增多。雖不至于說資金利率拐點已經到來,但向下空間并不大。
開源證券則認為,穩增長政策已經進入密集發布階段,當前處在穩增長的重要階段,央行短期內大概率依然會將資金利率控制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但是隨著地產、產業等寬信用政策逐漸落地,基本面轉好,央行維持資金面長期低于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下降,資金利率存在逐漸向政策利率邊際收斂的可能性,與2022年8月至11月資金利率連續上行邏輯類似。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