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原來400畝地澆一遍水需要8天,僅人工費就得一萬五千多塊錢,現在我們用5G手機操作,無須人工,24個小時就能完成灌溉。”芒種過后,在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琉璃寺鎮營馬新村智慧農場里,幾個白色的大風車隨風轉動,金黃的麥浪成方連片,豐收在望,“5G農民”、農場管理員王尚泉一邊察看小麥灌溉情況,一邊介紹。
高唐縣是魯西北農業大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140萬畝以上。近年來,該縣以創建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縣為抓手,積極打造糧食全產業鏈,帶領農民群眾共同致富。在激活農業“芯動力”、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的同時,該縣積極創新體制機制、整合資源,推動土地集聚經營、平臺集聚科技,賦能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數字技術必不可少。聊城聯通以信息通信技術助力推進鄉村振興,積極強化以5G為引領的“新基建”,發揮網絡資源優勢和信息化、智慧化、數字化能力,加快“聯接+計算+智能”安全可靠的數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千兆寬帶和無線網絡的100%覆蓋,鋪就數字“高速公路”,以聯通AI、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打造富農新引擎。
借助5G、千兆網絡的“東風”,去年,營馬新村以“小農戶+大服務”生產格局集中土地400畝,與北京博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無人智慧農場,項目集智能節水灌溉系統、物聯網監測系統、智能農機管理系統、智慧管理指揮系統于一體,實現了“耕種管收”全環節一鍵式智能化管理。數百畝的農田,只需要一部5G手機,就可全視化管理農事,一鍵遠程操控施肥、澆水。
解鎖種田“新方式”。田間地頭不見農民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定制式全程智能化農機作業系統,5G物聯網將智能孢子捕捉儀、攝像頭和智能蟲情、墑情、苗情、氣象等數十套監測儀器集于一體,指揮中心監控大屏上,土壤pH值、水分、溫度及農機設備等數據一目了然,實現農田管理24小時不間斷監測、預警分析。
“通過智慧科技的應用,今年該農場可實現‘三節三增’,節水40%以上、節肥30%以上、節約人工80%以上,每畝每年至少增加收益800元。”高唐縣琉璃寺鎮黨委書記李元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