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的“維生素”,以鉑金為代表的鉑族金屬應用日趨廣泛,戰略地位凸顯。世界鉑金投資協會5月15日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鉑金季刊》。報告顯示,一季度全球鉑金需求同比增長28%,而供應下降1%,市場短缺達12噸,這是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首次出現季度性短缺。而根據世界鉑金投資協會的預測,2023年全球鉑金短缺預測修正為31噸,較三個月前的預測量增長77%。
這并非是短期現象。此前,世界鉑金投資協會的報告曾預測,到2025年、2026年全球鉑金市場短缺或進一步加劇。業界專家認為,我國鉑族金屬儲量匱乏,需求潛力巨大,資源高度依賴進口,建議提高鉑族金屬的戰略定位,加大重視力度,多渠道加快資源儲備,加強相關市場體系建設。
(資料圖片)
需求激增
2023年工業用鉑需求或創新高
鉑金在汽車、環保、石油化工、玻璃、醫藥、電子、航天軍工等工業領域不可或缺,且需求旺盛。
最新的《鉑金季刊》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投資需求的上升疊加汽車和工業領域需求增長強勁,全球鉑金需求躍升28%(+14噸)。
首先,受全球不確定性加劇、鉑金需求的強勁增長,以及對礦山供應風險擔憂的影響,2023年第一季度鉑金投資興趣激增。在日本市場需求顯著復蘇的推動下,2023年第一季度的鉑金條和鉑金幣投資需求同比增長71%,達到3噸(+1噸),這是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趨勢將持續全年,有望增長79%(+6噸)。
與此同時,2023年第一季度的鉑金ETF凈持有量增加了1噸,扭轉了前六個季度的凈拋售量,南非基金對鉑金ETF重燃興趣,明顯高于鉑族金屬礦業股票。同樣,這一趨勢預計將在2023年持續。這一結果意味著2023年凈投資需求將為13噸,比2022年的凈拋售增長33噸。
其次,工業用鉑需求強勁。世界鉑金投資協會預測,2023年全球工業鉑金需求將創紀錄。2023年第一季度,工業鉑金需求增長了8%(+1噸),因為中國對二甲苯產能的增加提振化工行業的鉑金需求增長108%(+4噸)。同樣,展望全年,中國LCD玻璃產能的增加預計將完全抵消日本玻璃工廠停產的影響,并且推動玻璃行業的鉑金需求同比增長76%(+10噸),達到23噸。加上醫療行業(+3%,+0.3噸)和其他工業領域(+4%,+0.7噸)的需求增長,2023年有望成為工業領域鉑金需求創紀錄的一年,同比增長17%(+12噸),達82噸。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宏觀經濟前景疲軟,但汽車領域鉑金需求仍強勁增長。最新的《鉑金季刊》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汽車領域需求增長了9%(+2噸),達到25噸。部分原因是汽車產量增加,但主要是因為每輛車載鉑量增加。在一系列因素的推動下,預計2023年,全球汽車鉑金需求將增長12%,達到101噸(同比增長11噸)。
世界鉑金投資協會中國市場研究負責人張文斌認為,汽車是用鉑量最大的行業領域(占鉑金消費量的比例約38%),少量鉑金(大約5克)可將汽車的有害排放物減少90%。另外,玻璃纖維行業也是鉑金用量較大的領域之一。在液晶玻璃生產中,鉑金催化劑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玻璃在熔融狀態下的結晶,進而提高產品性能和品質。
2023年全球鉑金供給不容樂觀
面對旺盛的需求,全球鉑金供給卻不容樂觀。2022年全球鉑金供應量同比已下降12%,其中第四季度同比下降18%。最新的《鉑金季刊》認為,2023年,全球鉑金總供應量將繼續掙扎。
鉑金在地殼中含量非常低。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知鉑金地表存量約8500噸。全球年均產量僅180余噸,相當于黃金的5%。全球鉑金年均供應量約240余噸,主要由礦山和回收供應兩部分組成,其中礦山供應占比約75%。而鉑金礦山中,南非約占70%,排在首位;其次是俄羅斯,約占11%。俄羅斯同時也是鈀金生產大國,占比40%。
最新的《鉑金季刊》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精煉礦產量同比下降了8%(-3噸),比2022年第四季度下降了11%(-5噸),因為俄羅斯的增產未能抵消南非產量的下降。受冶煉廠維護以及全國持續性電力短缺的影響,南非的鉑金產量同比下降14%(-4噸)。盡管2023年鉑金礦產供應量預計將小幅下降1%(至171噸),因為津巴布韋和北美的增產將部分抵消南非減產,但南非鉑金供應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鉑金回收量仍然低迷,同比下降12%(-2噸)至13噸,原因是新車銷售減少導致報廢汽車數量減少。與此同時,北美旨在遏制汽車催化劑盜竊的監管環境也阻礙了回收量。這兩個問題可能會貫穿2023年全年,所以預計全年鉑金回收供應量將下降1%(-0.3噸)至52噸。
世界鉑金投資協會首席執行官Trevor Raymond評論說:“從宏觀角度來看,2023年面臨著許多既有挑戰及新挑戰,包括經濟和利率環境的不確定性、銀行業動蕩、通脹的不利因素和全球能源危機。面對這些挑戰,鉑金預計將出現一段與我們的直覺相反、明顯且持續的短缺期?!?/p>
“在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看到了這些核心驅動力推動需求增長的證據,而主要生產國南非電力供應短缺的惡化加劇了市場短缺?!盩revor Raymond表示,對礦產供應的擔憂,加上汽車和工業領域對鉑金的強勁需求,疊加實物投資需求激增,這些都導致鉑金供需缺口不斷擴大。根據2023年第一季度的發展情況,2023年的短缺預測修正后接近100萬盎司,這可能會吸引投資者對鉑金條、鉑金幣和掛鉤實物ETFs的進一步興趣。
我國鉑族金屬儲備匱乏
進口依賴度高
伴隨著產業升級、科技創新以及氫能的推廣應用,鉑族金屬尤其鉑金在我國的戰略地位愈加突出。
相對于黃金和白銀,我國包括鉑金在內的鉑族金屬礦產資源儲量較為匱乏,進口依存度高。世界鉑金投資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鉑族金屬礦產資源儲量為126.7噸,相當于黃金儲量的6.6%。主要集中在甘肅、新疆、云南、青海等地,其中甘肅儲量124.7噸,占全國總儲量的98%。我國鉑金礦藏不僅儲量總量低,而且也存在品位低的特點,這導致我國鉑族金屬對外依存度非常高。
“如果按照原料源頭計算,我國鉑金對外依存度接近96%-98%?!睆埼谋笳f。
我國鉑金年需求量約60噸。其中,首飾領域占比一度達到50%,目前已降至35%左右。汽車領域鉑金用量需求逐年增加。受風電、5G等領域對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需求帶動,我國玻璃行業用鉑需求大幅增長。此外,氫能領域用鉑需求潛力巨大。
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戰略研究經理李沁玲說,隨著我國對氫能的產業扶持政策落地,氫燃料電池應用不斷推廣,將帶動催化劑用鉑需求快速增長。
“我國已連續多年超額進口鉑金,2022年進口量約85.5噸?!睆埼谋笳f,超額進口的原因,一方面是產業需求,不排除企業在做儲備;另一方面,也有投機需求。
加快鉑族金屬市場體系建設
世界鉑金投資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曾宣布鉑金為戰略金屬,只能用于軍事。
業內人士建議,我國要對以鉑金為代表的鉑族金屬加強重視。要深入研究鉑族金屬的產業應用前景,評估未來需求,盡快將鉑族金屬納入重要戰略儲備,鼓勵多渠道入手增加儲備。同時,要加快國內鉑族金屬市場體系建設,優化回收產業政策。
英美資源集團旗下的英美鉑業是全球最大鉑礦生產商。英美資源集團中國區貴金屬市場拓展副總經理倪慧峰說,鉑族金屬作為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的“維生素”,其化學穩定性特別高,催化活性強,應用日益重要。但“從無到有”的市場周期太長了,“僅開一個新礦,就需要七八年時間”。
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陶明浩建議,通過國家戰略儲備、企業儲備、“藏金于民”等多渠道增加鉑族金屬儲備。
與此同時,從市場層面來看,我國鉑金投資市場基礎設施處于起步階段,投資品種較少,市場服務不完善。陶明浩說,國際上成熟的鉑金投資產品比如鉑金ETF、鉑金期貨,在中國尚未推出。對于企業來說,產業投資避險需求得不到滿足。對于老百姓來說,由于缺乏便捷的鉑金投資交易、回收的平臺,手中的鉑金回收變現難、買賣價差大,也抑制了個人鉑金投資、消費、收藏需求。建議加快推出鉑鈀期貨,為鉑族金屬的產業企業提供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工具,同時加快鉑族金屬市場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