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仲夏時節,走進甘肅省靜寧縣八里鎮小山村金銀花種植基地,連片的金銀花枝繁葉茂、花團錦簇,含苞待放的花蕾在風中搖曳,村民提著籃子穿梭于花海中,熟練地采摘著金銀花,現場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
村民正在采摘金銀花(張瑞 攝)
“自從村里種植了金銀花,平時剪枝、除草等細碎農活不斷,到了采摘期,采摘一斤工錢7元,一天能掙八九十塊錢,在家門口掙到了錢,還能照看老人和小孩,我很知足。”小山村村民李琴子一邊忙著采摘金銀花一邊高興地說。
金銀花,又名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后轉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不但藥用價值高,還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小山村于2020年引進了金銀花中藥材種植項目,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流轉村民土地、復耕撂荒地等方式探索金銀花種植。經過連續三年的發展,該村金銀花產業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金銀花基地一角(張瑞 攝)
“今年是我們合作社種金銀花的第三年,采摘期從5月中旬持續到9月底,可采摘3茬,今年村里還建設了烘干房車間、購置了烘干設備。我們當天采摘,當天烘干,既保留了金銀花的藥性,又保持住它的顏色和品質,提高了經濟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小山春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永峰說。
金銀花能為村里帶來多少“金銀”?八里鎮小山村黨支部書記王建剛算了一筆賬:金銀花干花畝產40-50公斤,按照市價每公斤160元計算,畝均收益可達7000-8000元,500畝青花6號金銀花可為村里帶來40余萬元的收益。小小金銀花,已經成了鄉村振興路上的“致富花”。
已烘干的金銀花(張瑞 攝)
近年來,靜寧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和壯大村集體經濟目標任務,積極搭建平臺,依托“黨支部+合作社+種植基地”模式,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為村民增收致富開辟了新路子,為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溫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