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點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湖湘文化不僅影響了一代代湖湘兒女,還呈現出對外傳播產生“文化輸出”效應的新趨勢。與此同時,也存在著對外文化貿易逆差和傳播力量不足等問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做到在英語語境下傳承湖湘文化基因,需要在國家“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引領下,在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推進湖湘文化進高校英語課程思政,在英語語境下融入湖湘文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貫穿于英語知識傳授和英語語言能力培養之中,快速擴大具備傳播湖湘文化的語言應用者基數,有效支撐“中華文化走出去”國家文化戰略。
(資料圖)
明確推進湖湘文化進高校英語課程思政的目標和任務
“英語課程思政”,是指英語教師將思政教育與英語課堂教學二者有機融合,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增強國家認同感。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因此,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堅定“文化自信”、具備“語言技能+跨文化交際+湖湘文化英語表達”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其研究目標和任務是推進湖湘文化進高校英語課程思政。具體來說,要通過提煉湖湘文化中的精神內髓及思政要素,寓湖湘文化中隱含的價值觀引導于英語語言知識傳授和英語應用能力培養之中,將價值觀塑造、中西方文化知識傳授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為力爭“中華文化走出去邁出更大步伐”、開創“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新局面”服務。
構建湖湘文化進高校英語課程思政的課程設置
一是培養具備“語言技能+跨文化交際+湖湘文化英語表達”能力的“文化自信”英語人才,需要建立符合專業英語教學需求的成系統地融入湖湘文化思政要素的英語課程。二是提出建設“三模塊”方案,包括“英語知識與技能模塊”,主要有英語聽、說、讀、寫、譯等語言基礎課程;“跨文化交際能力模塊”,包括跨文化交際、語言與文化、跨文化商務交際、詞匯學、英語國家概況、英語散文選讀、中西文化比較等系列專業課程,采用英文教材、英語或雙語授課,使學生掌握相關學科知識和相關技能;思政模塊“湖湘文化英語表達模塊”,主要設置湖湘文化哲學觀、湖湘紅色革命文化、湖湘文化精神特征、湖湘文化代表人物志等教學內容。依托已建成且運行良好的省級在線開放課程《中國文化英語說》平臺,補充前述內容,繼續面向全國英語學習者開放使用,待內容充實,再獨立建設《湖湘文化英語說》課程。三是構建本省高校新媒體環境下具有民族文化自信的湖湘優秀文化英語教學素材庫。
推進湖湘文化進高校英語課程思政的教材開發
現有英語教材體系存在過度講授西方文化及價值觀教育缺位的問題。因此,需要堅定以“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辯證統一”為教材開發導向。選擇包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政要素且符合英語教學需求的湖湘文化代表性文學作品、哲學觀點及革命故事,調查當代大學生感興趣的湖湘文化內容,廣泛搜集國內外英語語境下的相應內容素材,根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組織人員評估選擇相關材料。研究如何根據實際需要動態評估、動態編寫完成“湖湘文化英語教學素材庫”建設。探索動態評估教材教學成效的方法,根據實際情況,反思修正教學內容,直至教材內容穩定符合實際課程教學所需。
強化湖湘文化進高校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隊伍建設
明確目標,建設結構合理的湖湘文化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隊伍,充實教學隊伍的整體實力。協同融合,建立湖湘文化英語課程思政團隊協同融合機制,建立與名校名家的協同融合機制,建立與地方黨政干部、社科專家、思政教師、智庫專家的協同融合。政策支撐,搭建團隊教師培訓平臺,完善隊伍培養培訓機制;建立教師保障激勵機制。深化認知,提高教師隊伍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樹立職業信仰,增強愛國自信,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作者系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該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1BTY071; 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21YBX022 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