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藝藝 杭州報道
6月26日,通策醫療(600763.SH)在杭州召開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公司董事長呂建明、總經理王毅、董秘張華等高管出席,吸引了包括股東及其代理人、機構、券商分析師等100多人現場參會,在互動環節,投資者頻頻向通策醫療管理層發問。
(通策醫療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現場)
【資料圖】
作為國內口腔醫療服務龍頭,過去的2022年,通策醫療交出了一份市場也許并不滿意的成績單:總營收27.19億元,同比下降2.23%,歸母凈利潤5.48億元,同比下降21.99%,是公司借殼上市以來首現全年業績下滑。
不過,在股東大會上,通策醫療董事長呂建明仍堅信“口腔醫療服務的雪道寬闊長遠”,他對外傳遞信心,“做企業,就像在經歷滑雪這樣的高速運動,遇到障礙時我們要實時調整身段,不要撞上去,我相信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困難”。
逆勢擴張影響利潤
對于去年營收、凈利潤均下滑,通策醫療董事長呂建明在股東大會上解釋,除了客觀因素導致2022年全年門診量增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之外,公司新建醫院的物業仍以長期經營租賃為主,執行了新租賃準則,2022年計入損益的租賃負債利息費用4250萬元,減少當期利潤。
回顧通策醫療過去一年的表現,“逆勢擴張”成為關鍵詞。
2022年,通策醫療為杭口集團新建的城西總院區、紫金港醫院、濱江未來醫院等大型口院以及新設蒲公英分院儲備大量人才共計1000余人,全年增加人力成本約1億余元,降低了當期利潤。推行“總院+分院”發展模式下的“蒲公英計劃”,新開業醫院17家,截至2022年年末,蒲公英分院累計開業36家。
由于新開醫院仍處于籌建或培育期,影響了公司利潤水平。
在通策醫療開業的17家醫院中,只有3家當年實現盈利。
數據顯示,蒲公英分院2022年內貢獻4.04億元營收,盡管同比大增96.52%,但目前收入貢獻尚小,僅占總營收(27.19億元)的14.86%,且新增蒲公英分院2022年凈利率僅為1.15%。
新開業醫院租金及物業費用增加850萬元,裝修攤銷、設備折舊增加1200萬元,直接影響了公司當期利潤2050萬元。
“蒲公英計劃”推進放緩
逆勢擴張背景下,通策醫療今年是否會調整“蒲公英計劃”的力度,對浙江省內省外的布局計劃,都成為股東大會上投資者提問的焦點。
“(浙江)省外市場,我們一開始就布局了存濟口腔醫院、昆明口腔醫院、益陽口腔醫院等多家口腔醫院,后續隨著公司總營收體量的上升,省外收入占比還會不斷下降”,呂建明坦言,通策醫療從一開始就摒棄了跑馬圈地式的擴張模式,堅持“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的方針,“我們要做強做大浙江大本營”。
他還提到,“(浙江)省外市場我們也有擴充的方法,主要通過通策集團層面去探索試錯”。
針對浙江市場,最受關注的就是通策醫療于2019年提出在浙江省內建設100家醫院的“蒲公英計劃”。
截至2022年年末,蒲公英分院已累計開業36家。
“蒲公英分院短期內肯定會對總院有影響,有分流,今年計劃開8家蒲公英分院,(我們)會適當放緩”,呂建明如此回應投資者關注。
通策醫療總經理王毅透露,“安吉、黃巖、麗水、永康、錢江等蒲公英醫院將在2023年逐步進入建設階段,月湖院區、富陽項目、越城院區、北侖院區等院區將會進行改擴建,預計投資約1億元”。
種植集采影響幾何
談及種植牙集采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呂建明在股東大會上表示,“我們定價1萬元以上、高端種植業務幾乎不受影響;涉及種植牙集采范圍內,定價6000元-7000元的中端種植業務,對應的中等收入群體受觀望情緒延遲消費的影響,目前消費偏謹慎;我們不做絕對低價的種植業務”。
在2022年年報中,通策醫療也提到,“2023年4月集采政策會全面落地,我們預計觀望現象仍會持續幾個月,醫生的抗拒心理需要一個調整期,患者對低端種植體的功效和售后服務會存有疑慮,但是客觀存在的無比龐大的種植牙需求,會在2023年年內出現一個爆發點”。
而對于投資者關心的正畸業務進展,呂建明認為,“接下去的暑假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除了家長帶孩子來正畸的,主動來正畸的比例未來可能會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