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營收下滑、毛利低、產能不飽和問詢 想念食品更新回復函|實時焦點
近日,擬沖擊滬市主板的想念食品正式回復了監管問詢函,內容涉及經銷商、產品營收差異、高庫存、產能利用率、外協生產等方面。此外,針對招股書發布后一系列媒體質疑文章,想念食品也對其中的10大重點問題進行了回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回復內容顯示,想念食品的營收、凈利潤波動情況最受關注。2020年至2022年,想念食品營收分別為億元、億元和億元,年均增速%;而凈利潤分別為億元、億元和億元,一度出現明顯下滑。
對此,想念食品解釋稱,2020年度,因外部環境變化,消費者對于掛面產品的需求較大,導致2020年度公司掛面銷售收入較大;2021年,外部環境有所緩和,消費者需求自然回落。
同時,2021年公司銷售及管理人員擴張并提薪,廣告銷售費用支出增加,疊加政府相關貸款利率優惠取消,使得公司成本持續增長,最終導致凈利潤下滑。
而2022年公司原味系列掛面、風味系列掛面銷售量下滑的原因是小麥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產品提價,產品價格提升導致消費被抑制。
對于近幾年的銷售波動情況,想念食品認為這是一種短期現象。公司主要銷售區域河南省面食產品需求長期存在,隨著掛面行業的發展,市場集中度將持續提升,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行業內頭部企業集聚。
監管還針對想念食品的產能情況展開了詢問,要求其說明公司小麥加工及掛面產能下降的原因,并進一步說明在未達產的情況下,持續使用外協生產的必要性以及合理性。
想念食品的回復于前文類似,公司廠房的產能利用率與當年掛面銷量有關,隨著產能擴建,需求波動之下產能利用率始終維持在70%~85%之間。
面對長期使用外包生產的質疑,想念食品表示,公司僅外包了一款刀削面產品生產,自身無法生產的原因是刀削面生產刀型與掛面存在差異,更換程序復雜,在需求旺盛且公司產能飽和時期,才會采取外包;面粉外協生產則主要針對應急訂單,保障國家供應交付。
在回復媒體質疑中,想念食品表示,整體毛利率變化主要系2021年和2022年,面粉產品占比和毛利率在不同年份增減變化所致,而同樣占營收比重較大的原味類產品占比波動也會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
同時,想念食品還強調,公司產品毛利率與行業龍頭之一克明食品基本一致。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和%,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別為%、%和%。
不少人關心的想念食品“走不出河南”的問題,其上市保薦機構認為,河南消費者對面食需求量較大,公司業務集中是發展過程中實施聚焦戰略的結果;糧食加工離不開原材料生產地,企業需要依托本地市場。據悉,公司根據產能建設規劃,還制定了不同階段的市場拓展戰略,因此銷售區域集中具有合理性。
招股書顯示,本次上市想念食品擬投資建設鎮平產業園二期工程、掛面車間技改、建設檢測和研發中心,以及開展銷售網絡、品牌建設。其中,想念食品為擴張市場將在武漢設立中轉站,并在鄭州設立營銷中心,開拓北京、上海等城市作為營銷網點。
目前,想念食品并未更新2023年公司營收數據。
(文章來源: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