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剃個板寸,說話和氣,愛笑,雖兩鬢白絲已現,卻依舊眉目清澈。
老胡名叫胡嘉琿,是成都新都公安桂林派出所的一名民警,所上的同志都叫他“老胡”。老胡在做警察之前在部隊工作了14年,“橄欖綠”和“藏青藍”的交相輝映,也拼湊出他三十余年扎根基層的“戎裝版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部隊時期的胡嘉琿。陳智豪攝
入伍那年,老胡揮手作別了生養自己19年的故鄉眉縣,從秦嶺麓、渭河畔來到四川省新都縣(現成都市新都區)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在長年累月的堅守中,與這片土地結緣。
回憶起在部隊十余年的生活,軍校的哲學老師至今讓老胡印象深刻,“他(老師)非常博識,經常給我們羅列一大堆書單,講起故事來頭頭是道。他說,共產黨員的根就在群眾里”。
此后的十余年中,老胡一直扎根在基層連隊,從排長到連長,和連隊官兵戰斗在一起,在最末端的基層戰斗堡壘中成為鞏固共和國平安穩定的“鋼鐵城墻”。
2002年,從部隊轉業后的老胡毅然選擇投身警隊,賡續著“制服情結”加入了成都新都公安,成為新民派出所(現已并入軍屯派出所)的一名基層民警。身份轉變,容貌更改,卻未曾變換他堅守這片土地的“平安企望”。
那天,剛入警半年的老胡接到一名女士的報警,女士稱自己在買菜時遭到菜販辱罵。老胡到場后見雙方情緒激動,周圍市民也各抒己見,現場七嘴八舌。女士要求菜販當面向她道歉,菜販當著圍觀群眾的面,一時拉不下臉來,始終不愿說出“對不起”三個字。
老胡對菜販說:“做生意就圖個和氣生財,現在人群圍著,路也堵了,生意也做不成,你好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菜販低聲道。
“那不該對我說,對他們說。”老胡用手指了指那位女士的方向。
“不好意思。”菜販低喃一句,人群哄笑。
胡嘉琿在西南石油大學排球訓練館測試賽現場執勤。陳智豪攝
那位女士也隨著人群的感染笑了,一場矛盾悄然化解。
離開前,老胡撓撓頭,順口問了一句:“你這蔥咋賣?家里沒蔥了。”人群再次哄笑起來,就此散去。
在不同的派出所工作了12年后,老胡調任新都區拘留所任副所長,并于去年7月從拘留所再次轉崗到派出所。老胡直言:“在和群眾的接觸中,找回了剛入警時期的安心與純粹。”
時至今日,在56歲的老胡身上依舊能看見對每一起警情的細致和對每一位求助群眾的細心,在每一個出警的小細節里,在每一句對群眾的只言片語中。“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來不是一句虛言,所有的真心以待,會在某一個瞬間得到最熱烈的精神反饋。
采訪間隙,老胡出了個警。一名老大爺上街買煙葉后不慎走失,老胡接到老人后,從老人的只言片語中,尋摸出老人住家所在的大致方位,并得知老人是一位有著50年黨齡的老共產黨員。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老人被順利送回家中。臨別時,老人拿出隨身攜帶的塑料袋想支付給老胡車費,老胡笑著擺擺手:“大爺,您是老共產黨人,共產黨人不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嗎?”
胡嘉琿(左)救助走失老人平安返家。陳智豪攝
成都大運會的舉辦,也讓老胡心里繃緊了一根弦,對他來說,這是一場體驗更是一次考驗。自成都大運會籌備開始,老胡一絲不茍地對轄區大運會排球訓練場館開展日常巡護工作,貼心細致地處置好“城市側”每一起群眾報警。老胡坦言:“以前沒有經歷過規模如此之大的全球性盛會,如今大運會在成都舉辦,對城市來說意義非凡,也是我守護‘第二故鄉’的職責使命。”
回望21年的從警生涯,老胡感慨頗多。縱使在工作中有萬般困難,他依舊笑著面對。他總說:“咱部隊出來的,怕啥?”
胡嘉琿和同事們在轄區開展清查整治工作。陳智豪攝
丈夫身許國,此心久已決。在二十出頭的軍徽閃耀中,在年過半百的警徽輝映里,我們不難窺見軍轉民警的形象梗概。從軍旅到警營,千萬個“胡嘉琿們”轉業不轉志、退伍不褪色,從軍人到警察,依舊血脈相通、賡續接力、初心不變。(陳智豪、袁曉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