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華泰證券(601688)發布研究報告稱,稅優健康險2016年在部分城市試點、2017年推向全國。此次擴容一是將疾病險和長期護理險納入優惠范圍,二是不對產品設計做過多限制,大部分疾病險尤其是重疾險有望獲得稅收優惠政策。伴隨代理人轉型升級的逐步見效,該行認為稅收優惠有助于提振重疾險的銷售。NBV恢復增長是壽險業最大的基本面變化因素,將有力地支撐當前處于歷史低位的估值復蘇。目前壽險股的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該行預計0.1-0.8x2023EPEV),該行認為具備較強的吸引力。
(資料圖)
推薦: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友邦保險(01299)、中國太保(601601)(02601,601601.SH)及中國人壽(601628.SH)。
事件:金融監管總局7月6日發布《關于適用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將享受個稅優惠的商業健康險從過去的特定醫療險擴展至符合條件的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和疾病保險。個稅優惠力度不變,應納稅所得額扣除金額仍為2,400元/年。
華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大部分健康險有望獲得稅收優惠
稅優健康險始于2016年,由于流程復雜和受限于特定醫療險,發展規模較小。截止2020年末,稅優健康險累計銷售約51萬件,累計保費收入21.75億元。《通知》將稅優范圍擴大至醫療險、長期護理險和重疾保險。醫療險保險期間/保證續保期不低于3年,因此短期百萬醫療險不符合稅優條件;長期護理險和疾病保險不低于5年,大部分此類產品尤其重疾險有望符合條件。被保險人范圍擴大至投保人配偶、子女或父母。稅收優惠力度不變,根據不同的邊際稅率,納稅投保人每年享受的優惠為72-1,080元。該行認為產品范圍和被保險人范圍的擴大體現了監管鼓勵發展保障型業務的導向。
重疾險納入稅優范圍,拐點或已臨近
受益于2015-2019年間的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增長,消費者風險保障意識提升驅動了重疾險產品的高速增長,重疾新單保費從2014年300多億增至2019年1,200億左右。但早期紅利的兌現及2020年后消費者收入增速受到影響,重疾險新單保費開始持續下滑。高利潤率的重疾新單減少導致上市公司平均新業務價值(NBV)利潤率從2019年的49%降至2022年的29%。盡管需求暫時疲弱,但該行認為當前重疾險保單保障水平仍不充分,單均保額與潛在的重疾醫治費用仍有較大差距。該行認為將重疾險納入稅優范圍折射出監管對保障型業務的支持態度,有助于提振重疾險銷售。
代理人產能提升幫助行業走出低谷
該行認為轉型升級帶來的代理人素質提升是2023年以來壽險新單銷售好轉的根本動力。雖然利率下行催化了短期的新單銷售,但也給保險投資帶來了壓力。該行認為保險行業可以通過降低負債成本應對利率下降,避免利差損風險,在這個過程中代理人銷售復雜產品的專業素質顯得尤為重要。該行預計轉型升級不斷推進下,代理人產能有望繼續提升,疊加監管對保障型業務的支持態度,壽險行業基本面有望持續復蘇。
看好行業轉型帶來的估值修復
2023年,壽險NBV有望擺脫連續三年的負增長。該行認為NBV恢復增長是壽險業最大的基本面變化因素,將有力地支撐當前處于歷史低位的估值復蘇。財產險行業COR或有所上升,但仍處于健康水平,對利潤和資本回報起到穩定支撐作用,該行認為具備較強的防御屬性。目前壽險股的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該行預計0.1-0.8x2023EPEV),該行認為具備較強的吸引力,推薦中國平安-A/H、友邦保險、中國太保-A/H及中國人壽A。
風險提示:NBV持續負增長;權益市場大幅下跌;利率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