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杭州亞運會踐行綠色辦賽理念。 圖/新華社
新京報訊 (記者趙雪)8月24日,杭州亞運會倒計時30天新聞發布會在主媒體中心新聞發布廳召開,杭州亞組委環境保障部部長、杭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馬利陽對杭州亞運會碳中和工作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為深入落實“雙碳”戰略,踐行綠色辦賽理念,2022年4月,杭州亞組委提出了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的目標。按照《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等有關規定,杭州亞運會碳中和工作穩步推進,并取得階段性成效。
杭州亞運會籌備過程中,通過開展綠色場館建設、綠色能源供應、綠色運營管理、“無廢亞運”建設等專項行動,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量。杭州亞運會優先使用既有場館,56個競賽場館中,新建場館僅12個;完成亞運綠電交易6.21億千瓦時;優先使用新能源車和新能源機械,減少場館運營期的碳排放。
目前,杭州亞運會已基本完成場館建設、測試賽、特許商品和亞組委辦公等的碳排放量的核算。45家單位捐贈碳配額、碳信用、碳普惠等進行抵消,合計捐贈量達106.8萬噸。
社會層面上,倡導全民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發出“綠色辦公十條”倡議,減少辦公領域碳排放;舉辦“綠色亞運·低碳有你”贊助企業綠色行動,倡導贊助企業至少實施一項綠色低碳行動;開展“人人1千克 助力亞運碳中和”活動,參與人數超1.06億人次;開展“我為亞運種棵樹”活動,累計1800余萬人次參與,植樹4800余萬株,建設亞運碳中和林26片。
隨著杭州亞運會腳步漸近,賽事期間的碳中和工作同樣重要。馬利陽表示,亞運會舉辦期間,運動員和觀眾是碳排放量相對較大的兩個部分,為此,杭州亞組委聯合相關單位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設置,方便運動員和觀眾能夠參與到碳中和工作中。賽時,運動員可以選擇綠色交通、節水節電、光盤行動、垃圾分類等綠色方式,減少參賽和生活中的碳排放。同時,還可以使用杭州亞運村的云上亞運村低碳賬戶,通過積累綠色低碳積分,兌換綠色低碳產品,傳播綠色低碳理念,參與綠色主題活動等方式參與亞運碳中和。至于觀眾,可以通過選擇電子門票、綠色出行、垃圾分類等綠色觀賽行為,減少觀賽過程中的碳排放。
編輯 張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