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家門口就有蔬菜店,菜品全且價格低,小區附近還有便利店、書店等,日常衣食住行涉及場所15分鐘內即可到達。”7月31日,鶴山區中山路街道馬南社區馨苑十區居民李景秀說,以前買瓜果蔬菜或生活用品跑得遠,現在不出社區就能買全所有東西,既方便又實惠。
馬南社區針對便民消費這一民生問題,充分整合轄區資源,加強“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讓居民不出社區就能把日常生活物資置辦齊全。馬南社區高標準改造提升了中山便民市場,建設了快遞服務店、便利店、維修店等,實現了居民在家門口消費的便利。
馬南社區還精心打造了瓷園、智園和康園等主題健康文化游園,高標準建設了文體活動中心,滿足居民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休閑健身需求。7月28日傍晚,記者在康園看到一派熱火朝天的健身場景:打球的少年身手敏捷,健身器材上的老人一邊閑聊一邊鍛煉,健身步道上結伴散步的居民有說有笑。在智園彩色時光圈、音樂發生器等處,小朋友們嬉戲玩耍,笑容滿面。“我家就在智園旁邊,下樓就能到,孫子放學或節假日,我都帶他來這兒玩,比宅在家看電視、玩手機強多了。”居民王愛玲說。
馬南社區針對青壯年就業創業問題,建設社區就業創業培訓中心,組織美容美發、電焊、月嫂等各類技能培訓;建設九頭艾草、巧手刺繡、楊邑織布、保利保潔、管家幫物業等5個城區就業基地,滿足居民不出區就能就業的需求。
“在馬南社區,既有大中型公共服務網點和商業設施,也有早餐店、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服務攤點;既有餐飲店、超市賣場、便利店等消費場所,也有‘口袋公園’、文化廣場等休憩空間。這樣一個小而美的‘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圈出了居民生活‘幸福圓’,讓居民收獲了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社區黨支部書記孔令娜說。(圖片/郭紅艷 、孔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