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河北大學附屬醫院脊柱外科與醫學3D影像打印中心配合完成該院首臺人工智能(AI)輔助切除胸椎旁巨大腫瘤手術。據了解,胸椎旁巨大腫瘤是公認的高難度復雜手術,而此臺手術中應用的關鍵三維重建技術由河北大學附屬醫院自主研發,實現了胸椎旁巨大腫瘤的精準切除。經Pubmed、Web of science、Wiley三大搜索引擎檢索,國內外尚無類似手術報道。
據此次手術主刀醫生、河北大學附屬醫院脊柱外科主任王曉冬介紹說,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因逐漸加重的胸背部疼痛來到河北大學附屬醫院就醫,醫學影像檢查顯示,患者胸椎9‐12椎體旁左側生長有巨大腫瘤,瘤體與周圍器官及大動脈、脊髓神經緊密相連。
王曉冬經過詳細分析病情,確認患者是一種相對少見的累及多系統病變的顯性遺傳性疾病—1型神經纖維瘤病。這位患者胸椎旁生長的巨大腫瘤考慮是發自脊髓內的神經纖維瘤,由于腫瘤生長時間較長,已經對胸9‐11椎體擠壓造成變形,相應的椎體、椎弓根出現部分骨質結構缺失,肋骨也出現了病理性骨折、脫位。同時,巨大腫瘤還嚴重擠壓肺部及膈肌,且腫瘤緊鄰胸主動脈,手術中存在巨大風險。
為確保手術成功,在河北大學附屬醫院醫學3D影像打印中心主任張珂支持下,通過醫學3D數字技術迅速重建了患者脊柱三維模型,直觀、清晰的顯示出腫物與神經、血管及周圍器官的毗鄰關系,王曉冬、張珂帶領團隊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
王曉冬表示,神經纖維瘤病在臨床上較為少見,其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在人工智能醫學3D技術的加持下,手術很成功,避免了“盲切”帶來的手術副損傷,患者胸椎、神經、血管和周圍臟器均未受到損傷和影響。
張珂表示,此臺手術的成功完成,充分體現了數字技術在臨床的廣闊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