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作為生長在城市的孩子們,對農村以及偏遠山區了解甚少,本期“樂學成長”邀請到遠赴西部支教的上海資深高中教師林剛,為兩灣城的萌娃們講述大涼山脫貧致富,邁向新時代的巨變,讓小學員開闊眼界,了解祖國發展。
作為“第二梯隊”骨干成員,林剛積極發揮“生力軍”作用,在“35號大堂改造”、“鄰里微光”老人幫扶結對、“樂學成長”夏令營志愿者、安全巡邏等社區治理、樓組建設工作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鄰居們眼中,他是一位腳踏實地、甘于奉獻、儒雅隨和的人,他舍棄名利、默默奉獻支援山區教育,更是獲得了大家的尊敬與認可。他的故事在激勵著小學員們不畏艱難、努力向上的同時,也點燃了他們增長才干、回饋社會的決心。
近日,林剛老師以《大山里的孩子——大涼山公益支教記錄》為主題的公益課正式開講,林老師通過旅途風光、鄉村環境、村民生活等方面介紹了當地的風土人情。
課堂上,小學員們看得仔細、聽得認真,眼尖的學員還驚奇地發現大涼山學校的語文教材和上海教材是一樣的。當看到大涼山學校的教室寬敞明亮,教學設施一應俱全,教室里還有“一厘米圖書角”,學生營養早餐有牛奶和雞蛋,學員們驚嘆印象中的學校泥土茅屋、破舊桌椅不見了,如今山區孩子們也能夠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了。
除此之外,小學員們還對林老師展示的照片充滿了好奇和疑問,大家紛紛舉手詢問,“彝族人的生活是怎樣的”“為什么那里的羊和我們見到的不一樣”“為什么照片里的豬連皮都是黑的”“課堂里這個學生怎么還帶著小孩聽課”“姑娘們為啥要穿著盛裝去爬山”“他們要學英語嗎”等等各種腦洞大開的問題。林老師非常耐心細致地解答了每一位小學員提出的問題,進一步擴大了小學員的知識面,滿足了大家的求知欲與好奇心。
這堂特殊的公益課,使小學員們的心里埋下了一顆走出城市、走向更廣闊天地的種子,讓他們知道遠方還有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