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全天窄幅震蕩,三大指數均小幅上漲。
盤面上,汽車產業鏈爆發,其中汽配股大漲,浙江世寶、嶸泰股份、伯特利、一汽富維等超20股漲停;無人駕駛概念股震蕩走強,光庭信息、萬集科技、德賽西威、路暢科技等漲停。機器人概念股再度活躍,德邁仕、通力科技、愛仕達等漲停。創新藥概念股午后異動,海思科、通化金馬漲停。板塊方面,無人駕駛、汽車零部件、減速器、傳感器等板塊漲幅居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下跌方面,電力股陷入調整,深南電A跌超5%。中船系、醫藥商業、電力、教育等板塊跌幅居前。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2800只個股上漲。
截至收盤,滬指漲0.04%,深成指漲0.35%,創業板指漲0.2%。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9293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858億。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19.4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15.85億元,深股通凈賣出3.64億元。
01
三大方向獲利好
今日,賽道股延續了昨日的火熱行情,汽車零部件、汽車服務、汽車整車等汽車產業鏈集體走強。資金流向上,汽車零部件板塊今日獲資金凈流入超15億元。近10個交易日,僅有四個板塊獲資金凈流入,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占據了兩席,可見資金對賽道股的“抄底”早有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主營汽車智能駕駛感知系統的豪恩汽電同樣受益,盤中大漲逾150%,股民中一簽(500股)盈利超過3萬元,在近期新股市場格外罕見。
消息面上,汽車消費市場火熱、我國汽車整車出口繼續高速增長、特斯拉二季度交付量創新高、產業趨勢有新進展等多重利好支撐了汽車產業鏈的集體走高。
不過從A股整體表現看,隨著AI行情遇冷,市場尚未形成明確的主線,今日大漲的汽車、半導體、生物醫藥等三大方向均是受到消息面刺激。具體而言:
半導體方向,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滿足相關特性的物項,未經許可,不得出口。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包括鎵相關物項、鍺相關物項兩大類。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全球鎵、鍺市場貿易結構可能出現變化,中國鎵、鍺的出口配額或將降低,不排除相關產品價格上行的可能。
生物醫藥方向,國家醫保局今日就《談判藥品續約規則》及《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公開征求意見。醫藥行業分析師指出,新規則主要有三方面變動:一是納入常規目錄,二是本輪談判降價會考慮此前降幅,比之前降價有所緩和,三是續約檔位有所提升。相關規則超出市場預期,總體上利好創新藥。
整體來看,目前市場依舊維持震蕩向上的反彈格局,財聯社評論認為,跟蹤主線板塊的整段生命周期,踏準各板塊熱點間輪動節奏仍是當前市場應對的關鍵。具體而言:
①隨著中報業績批露期的來臨,新能源賽道股的反彈可能會貫穿整個半年報披露周期;②對于消費、金融等權重板塊要重點留意市場量能水平;③機器人概念股在經歷了明顯分歧后,修復力度將成為觀盤重點。
02
“抄底資金”持續入市
今年以來,A股市場經歷了從表現低迷到快速復蘇再到近期震蕩的整體走勢,在此期間,市場反復磨底,一批“抄底資金”也持續入市。
最明顯的當屬資金借道股票ETF“越跌越買”。
截至6月30日,A股上市ETF共計798只,基金總份額達1.69萬億份,較2022年底的1.45萬億份增加2444.68億份,增幅高達16.9%。值得注意的是,在份額增長前十的ETF中,多達8只上半年回報率為負,資金抄底意向明顯。
其次,私募基金持續做多。
7月3日,私募排排網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21日(因信息披露合規等原因,私募凈值及倉位測算數據相對滯后),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79.99%,較前一周上漲0.46%。其中,百億私募大幅加倉,倉位指數創出近8周新高。股票私募正逆勢抄底。
展望下半年(6月-12月),海外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國內寬松窗口打開,經濟延續復蘇態勢,企業盈利回升,疊加市場風險偏好改善,有望帶動場外資金持續入市。具體而言:
公募基金:隨著下半年業績底確認,有望推動市場熱度回升,公募基金發行有望恢復至歷史均值水平,預計凈流入資金規模約1100億元。
北向資金:國內基本面預期改善進一步吸引外資回流,但美聯儲加息預期再起,中美利差持續擴大導致人民幣匯率短期內持續承壓。預計下半年北向資金溫和流入,資金凈流入約為1300億元。
ETF基金:近年ETF發行規模持續加速,假設下半年維持穩定增長, 股票型ETF基金有望貢獻約2300億增量資金。
保險資金:預計今年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增速恢復至8%左右,保險資金權益倉位回升至13.5%,下半年險資有望為市場帶來近3500億元資金。
此外,銀行理財、私募、杠桿資金等有望貢獻4100億元增量資金,A股市場合計有望獲得12300億元的資金流入,除去股權融資預計6000億元、產業資本減持預計2300億元,下半年有望獲得4000億元資金凈流入。
考慮到數據樣本選擇帶來的結果差異以及資本市場波動風險,綜合多方因素考慮,西部證券預計A股將迎來近3500億元的增量資金,整體規模將超過上半年,同時配置資金加速入場將進一步推動價格風格上行。
03
A股面臨關鍵窗口
往后看,對于A股,7月可能更為重要。
當前美國面臨7月后加息路徑的確認,中國面臨增長政策預期的兌現,中金公司指出,這些都是較為重要的窗口期,將決定后續資產走向。
海外方面,三季度依然是一個宏觀上友好的環境(通脹回落快+增長壓力小),但7月有一些“坎”要觀察確認:當前市場仍對9月是否加息躊躇不定,中金公司測算7月中旬公布的6月整體通脹因高基數會快速回落到3.2%,但核心通脹因恰逢低基數還會在4.8~5%附近徘徊,如果超預期或給9月加息擔憂和利率沖高提供“借口”。同時,7月還有相對平淡的季節性,以及二季度業績期的預期兌現。
國內方面,6月市場在政策支持預期下有所修復,但7月能否出臺更多且切實有效寬信用促需求舉措面臨驗證點。二季度央行貨政例會重提“逆周期調節”傳遞了積極信號,但寬信用抓手仍在中央財政和地產政策。此外,中美關系的走向也值得密切關注。
綜合海內外形勢,中金公司判斷,7月全球市場可能仍處于寬幅震蕩局面,因此短期按兵不動“以不變應萬變”或是最優選。具體操作上,中國市場若無實際寬信用抓手出現,短期反彈較高則可適當“落袋為安”。至于A股的行業配置,短期成長為主線,中期看消費。建議關注三條主線:
1)順應新技術、新產業、新趨勢的偏成長領域,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等科技成長賽道,下半年半導體產業鏈有望具備周期反轉與技術共振的機會;軟件端繼續關注人工智能有望率先實現行業賦能領域,如辦公軟件等。
2)需求好轉或庫存和產能等供給格局改善,具備較大業績彈性的領域,例如白酒、白色家電、珠寶首飾、電網設備和航海裝備等。
3)股息率高且具備優質現金流的領域,低估值國央企仍有修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