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首日即高比例生效!今年上海規模最大的拆除重建項目在楊浦跑出城市更新加速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民晚報訊(記者 孫云)內環內,建筑面積從41平方米至115平方米,地下停車位超過800個,人車分流,布設充電樁,底層架空,社區內就有6000余平方米的社區食堂、衛生站、健身中心、圖書館、社區睦鄰中心、老年人日間照護場所等復合型公共服務設施,計劃新建一座標準化小學……這么好的小區在哪里?就在楊浦區鳳城路!昨天,2023年上海市最大規模的拆除重建項目以及《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生效后全市規模最大的拆除重建項目在鳳南一村啟動正式簽約,首日即達到98.06%高比例生效。楊浦區表示,舊住房成套改造是楊浦區全面加快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工作的標志性民生工程,計劃用兩屆政府十年時間全面完成剩余13.4萬平方米不成套房屋(含小梁薄板)改造任務,努力打造形成與楊浦人民城市樣板間相匹配的安居宜居新面貌。
圖說:鳳南一村小區 新民晚報記者 劉歆/攝(下同)
鳳南一村小區建于20世紀50年代,共有35棟房屋85個門棟,涉及居民1794戶,非居19戶。小區地勢低洼,設施陳舊,功能不全,煤衛多戶合用,居住環境惡劣,存在安全隱患,居民改造呼聲強烈。
孫老伯說,他住的房子建于1958年,他們家從1960年搬進去住到現在,雖然在當年還是比較好的住房,但是,幾十年過去了,鳳南一村顯得越來越老舊,特別是三戶人家合用衛生間非常不便,早就盼著舊改。郁阿姨則說,家住一樓,因為一下大雨就會進水,所以家里都是霉味,一到雨天就要整天開著空調除濕。如今,能夠不花一分錢就在原地住上新建的20至26層高層新房,面積不僅增加了,品質還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不用居民掏錢,居民張阿姨興奮地說:“自己在鳳南一村從姑娘變成了老太,這回終于要實現爭取70歲住新房的心愿了!”
圖說:鳳南一村拆除重建項目啟動簽約首日即達到98.06%高比例生效
在居民們的期盼中,3月29日,第一輪書面征詢正式啟動,第一輪意向征詢4月28日啟動,提前7天實現同意率100%的重要階段性成果。8月14日,項目正式啟動二輪預簽約,僅僅12天就超過協議生效條件95%,跑出了楊浦城市更新加速度。在這背后,是控江路街道186名下沉干部分為8個群眾工作小組,同簽約單位一起奮戰在項目第一線,以“5+2”“白加黑”的工作節奏掛圖推進的心血,也是楊浦區各相關單位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全心全意解答百姓“憂心事”,做好矛盾“調解員”,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努力成果。
昨天下午4時,鳳南一村居民在歡慶的鑼鼓聲中來到居委會。工作人員剛剛在項目推進欄“星星墻”前完成新簽約戶的“貼星星”工作,看到高比例生效的喜人成果,大家切開蛋糕歡慶新生活的到來。截至晚上11時,總計完成簽約1778戶,同意率達98.06%。項目預計在四年后重建竣工,項目組工作人員表示將乘著“首日即生效”的東風,“搬遷即開工”,盡可能縮短居民們在外過渡的時間,讓大家早日回到鳳“南”涅槃后的新家,享受人民城市美好新生活。
鳳南一村的拆除重建對標最高標準,將民意融入改造全程,聚焦難點堵點攻堅克難,積極在區域規劃與居民需求中尋找平衡點,在外觀設計上賦予安置房屋現代大氣的外觀建筑風格,在設計中注重民生改善和品質提升相結合,統籌考慮居民關切的停車、充電樁、人車分流、適老化、兒童友好等問題,結合節能降碳、海綿城市創建等專項工作,前后進行了6次顛覆性修改和重新設計,歷經20余稿修改完善、近百場各級別專題研討會,最終形成整體方案,將把鳳南一村改造項目打造成楊浦區舊住房更新改造樣板,形成“點上突破、面上引領”的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