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環境:2023年上半年營收19.09億元,凈利潤1.35億
2023-09-08 22:01:18 來源:中國固廢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首創環境發布2023年上半年度業績,上半年,經營業績方面,本集團資產總額達到人民幣201.74億元,同比增長0.18%;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 19.09億元,同比下跌22.02%;實現期內溢利人民幣1.35億元,同比下跌60.54%;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人民幣1.50億元,同比下跌44.41%。
項目儲備方面,本集團在國內儲備了共65個項目,包括27個垃圾發電項目、5個垃圾填埋項目、6個有機垃圾處理項目、17個清掃、收運及治理項目、7個危廢綜合處理項目、1個廢棄電器拆解項目及2個生物質發電項目,總投資額達約人民幣190.81億元,其中已于2023年6月30日前投入人民幣166.52億元。總設計規模為年處理垃圾量約1,450.6萬噸及年拆解電器及電子設備量約為120萬件。
提質:加快推動存量項目提質增效
工程管理扎實推進。在建工程方面,本集團駐馬店焚燒、南樂焚燒完成72+24小時試運行,正積極推進尾工消缺等各項收尾工作;加快推進普洱焚燒和農安焚燒兩個在建工程項目。新建項目方面,南昌焚燒叁期穩步推進工程建設前期工作;方城焚燒積極推進項目籌建工作。本集團加強對在建項目的檢查、督導和管控,嚴格把控施工進度,持續抓好竣工收尾階段的品質控制,強化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和隱患排查整改。
采購管理持續深入。在集采降本方面,本集團新增集採業務,上半年完成濾袋袋籠、消石灰、尿素、日常設備維保服務共4個品類的集採工作,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在采購管理提升方面,一是完成建設期設備集成采購流程的搭建;二是持續加強對招標采購工作的管控,進一步規范開評標過程的現場管理;叁是按照集采品類特點,對集采供應商實行考核評價及分類管理。
運營管理卓有成效。在特許協議維護方面,本集團推動試運轉商,其中唐河焚燒于本年度上半年起進入商業運行,駐馬店焚燒、吉首焚燒和南樂焚燒轉商工作正按計劃推進。在運營效率提升方面,本集團將提升垃圾進廠量作為焚燒項目日常運行管理的重中之重,上半年共簽署16份垃圾處置協議,實現特許經營權外的垃圾進廠量6萬余噸。在運營標準體系建設方面,針對垃圾焚燒開展輔助燃料消耗、冬季垃圾池保溫兩個課題,建立厭氧項目對標指標體系。
增量:加快推動核心業務精準布局
市場拓展方面,本集團重資產業務夯實基礎,輕資產業務驅動增長,重點打造城市級的業務組織,支撐「城市深耕」策略落地,致力于以重點區域為核心,推動城市業務規模持續增長。上半年,焚燒配套及衍生業務實現5個項目簽約,合同總額人民幣5.54億元,其中新增欒川、舞鋼、衛輝、寧陵4個垃圾轉運與處理項目,可為焚燒項目提升垃圾量950噸╱日;環衛業務中標5個項目,服務合同總額人民幣22.47億元,躋身環衛行業年度半程前十,創歷史新高;場地修復業務中標4個項目,分屬安徽、江西、湖北、云南4地,合同總額人民幣1.51億元。
創新:加快推動新業務新產品場景應用
在科技創新方面,本集團于中國環博會(上海)發布2項固廢領域技術產品:滲濾液全量排放(回用)解決方案、餐廚廚余垃圾厭氧處理解決方案。本集團推進課題實施,加快研發成果產出落地,共有6項課題研究同步進行,其中垃圾滲濾液濃縮液增濕除濕工藝開發及應用研究已完成示范性生產項目的調試和消缺工作。上半年取得授權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登記軟件著作權1項。
在業務協同創新方面,本集團依托存量焚燒項目,在持續推動技改創新的基礎上,積極嘗試焚燒業務第二產品路線取得突破,新鄉焚燒供熱項目的成功落地;持續探索焚燒項目協同處理餐廚、廚余垃圾的可行路徑,完成南昌焚燒、惠州焚燒、都昌焚燒等6個項目協同處置項目工藝方案。在新業務賽道方面,擬開展以水力制漿+水熱轉化為內核的餐廚廚余垃圾固液分相資源化回收技術;圍繞現有業務的衍生、現有業務的技術瓶頸或業務突破以及新領域的拓展三大方向開展調研工作。
揚帆破浪踏足行,奮發向上勇攀登。2023年下半年,本集團將全面貫徹控股股東首創環保集團「十四五」戰略、「生態+2025」戰略迭代的部署,在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迎難而上,審時度勢,從核心業務、市場拓展、產業協同、工程管理、科技創新等方面全面提質增效,堅持「四精」經營管理模式,此外,本集團將堅持目標不變、標準不降、陣型不亂、力度不減,按照「沖刺叁季度、決戰四季度」工作要求,高質高效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任務,堅持「開拓進取、以進促穩」的工作總基調,進一步的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固根基,全面推進城市公司建設,籌謀所在區域內未來業務的系統化一體化發展,通過專注用戶、覆蓋用戶、區內完整產業鏈的布局,與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優秀主體所建立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價值體系,形成長期而穩固的產業聯盟,贏得各方的信賴與合作,共創生態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