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薩斯的價格,至少還能再降10%
2023-08-30 16:04:24 來源:搜狐科技
過去半年,雷克薩斯銷量并不理想。
核心走量車型ES因為競爭力走低,在市場中缺乏核心引導力,銷量不斷下滑,丟失了重要的市場群體。
【資料圖】
ES是雷克薩斯體系中份量最重的車型, 2020年數據顯示,ES占到品牌銷量的51%,是經銷商盈利的核心根本,在當年電動化市場不夠成熟、熱度不夠高的背景下,ES在經銷商的瘋狂推銷中,走向了神壇。
一邊雷克薩斯官方漲價,另一方面經銷商借著熱度終端漲價,ES200的落地價一再超過34萬,成為5米級產品溢價最飽滿的產品。
之所以說飽滿,是對比今天24萬的價格之后才看出來的。
去年6月份之后,ES的終端價格開始松動,一部分經銷商放棄加價,開始提出降價策略,但終端價格依然較高,對比BBA的其它三款車型,ES200的單車價格依然比較高。
直到今年,ES價格徹底繃不住,經銷商瘋狂甩貨,今年成都車展上ES的價格一再低到24萬左右。
終端價格不斷下滑,說明市場供需端失衡,從過去的供小于求,變成了供大于求, 市場價格自然出現松動,這是典型的市場行為。
過去贏麻了的雷克薩斯,如今低下了高昂的頭顱。
其實這樣描述并不精準,雷克薩斯的加價其實是經銷商行為,是國內投資人、資本市場單手調控而來的,商人的本質是追逐利潤。
消費熱度高但供應量少,加價者先得。
從最早的奧迪A6,到后來的途觀,曾經的ES以及今天的奔馳G系列,市場行為是一雙無形的大手,操控著終端的價格。
ES作為核心車型,銷量下行明顯的原因,還是產品力跟不上時代需求。
一方面,其電氣化程度非常弱,雖然THS動力架構穩定、可靠,但無緣新能源號牌,被市場定義為燃油車。無法和同價位的電動化產品從技術端正面博弈。
另一方面,智能化屬性非常弱,不具備太多可玩性。
目前的20萬-30萬級市場不僅在打價格戰,奧迪A4L的價格都降到了24萬,ES必須要調整,除了價格戰之外,所有的企業還在打智能、電動化競爭。
雷克薩斯作為針對北美市場研發而來的品牌,本身重點也不在國內市場,而且其定位全球品牌,電動化、智能化推進速度從全球角度考量,都不會特別快。
這也是ES長期無法改款的原因,因為在其內部來看,還未到更迭周期,不僅僅是ES還未真正的改款,RX、NX等曾經的大銷量車型也都在傳統賽道中奔跑。
乘聯會數據顯示,電動化產品滲透率高達34%,也就是說雷克薩斯面對的燃油車市場,被瓜分走了1/3的總量,在其產品力不變的基礎上,潛在客群也減少1/3,這也是其銷量震蕩的重要原因。
從定價角度來看,底價24萬左右的ES200,其實價格至少還有10%的調整空間,因為同平臺、尺寸相差不大的凱美瑞,入門車型終端價格已經降到15萬左右。
ES200和凱美瑞的價格差距,保持在7萬左右最為合適,也就是說即便是24萬左右的ES200,水分還能擠出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