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字信號可以直接通過基帶傳輸,也就是基本頻帶。基帶傳輸是直接在線路中傳輸數字信號的電脈沖,是最簡單的傳輸方式,短距離通信的局域網采用基帶傳輸。
2、在基帶傳輸中,需要解決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表示和發送端與接收端的信號同步問題。對于傳輸數字信號,最簡單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兩個不同電壓電平的二進制數字表示,即數字信號由矩形脈沖組成。根據數字編碼模式,
(相關資料圖)
3、可分為單極碼和交替傳號反轉,單極碼用正(或負)電壓表示數據;交替標記反轉是一種三進制代碼,其中1為反轉,0為零電平。根據信號是否歸零,也可分為歸零碼和不歸零碼,歸零碼符號中間的信號歸零電平。
4、但是,不歸零碼將在1電平反轉,并保持在零電平不變。
5、數字基帶信號的編碼設計原理;
6、(1)對于傳輸頻率很低的信道,線路傳輸碼型的頻譜不應包含DC分量。
7、(2)可以從基帶信號中提取比特定時信號。在基帶傳輸系統中,需要從基帶信號中提取比特定時信息,這就要求編碼功率譜具有比特定時線譜。
8、(3)要求基帶編碼具有固有的檢錯能力。
9、(4)代碼轉換過程應該是透明的,即與源的統計特征無關。
10、(5)最小化基帶信號頻譜中的高頻分量。這樣可以節省傳輸頻帶,提高信道的頻譜利用率,減少串擾。
11、建議接口代碼組。
12、二進制碼
13、二進制碼:基帶波形為矩形,幅度取兩級。
14、(1)單極不歸零碼:
15、“1”是正電平,“0”是零電平。(單極)
16、電平在整個符號周期內保持不變。(不歸零)
17、(2)雙極不歸零碼:
18、“1”為正極性,“0”為負極性。(雙極)
19、電平在整個符號周期內保持不變。(不歸零)
20、(3)單極歸零碼:
21、歸零碼:發送“1”時,整個符號周期只維持一段時間的高電平,其余時間為零。
22、雙極性歸零碼是一種三元碼,不在這里討論。
23、上述三種簡單的二元碼其功率譜中有豐富的低頻分量,不能用于基帶傳輸。
24、非歸零碼當連續“1”或連續“0”時,長期保持固定電平,無法提取位定時信號。
25、二元碼中“1”或“0”分別對應某個電平,相鄰電平不存在制約關系,沒有糾錯能力。
26、
27、 (4)差分碼
28、差分碼又稱相對碼,在差分碼中利用電平跳變來分別表示1或0,分為傳號差分碼和空號差分碼。
29、傳號差分碼:當輸入數據為“1”時,編碼波型相對于前一碼電平產生跳變;輸入為“0”時,波型不產生跳變。
30、空號差分碼:當輸入數據為“0”時,編碼波型相對于前一碼電平產生跳變;輸入為“1”時,波型不產生跳變。
31、(5)曼切斯特碼
32、曼切斯特碼,又稱數字雙相碼或分相碼。它利用一個半占空的對稱方波(如01)表示數據“1”,而其反相波(如10)表示數據“0”。
33、差分曼切斯特碼(CDP碼),又稱條件雙相碼。相鄰半占空方波如果同相(如1010)則表示“0”,如果反相(如1001)則表示“1”。
34、差分碼和曼切斯特碼的波形
35、 (6)傳號反轉碼(CMI碼)。
36、與曼切斯特碼相類似,也是一種二相碼,
37、輸入數據“1”交替地用全占空的一個周期方波來表示(如將“1111”表示成11001100);輸入數據“0”則用半占空方波來表示(如將“0000”表示成01010101),
38、 (7)密勒碼
39、又稱延遲調制,是數字雙相碼的差分形式。
40、輸入數據“1”時用半占空比方波來表示,初相與前一位的末相有關。當前1位是“0”,相位不變;當前一位是“1”,相位翻轉。
41、輸入數據“0”用全占空比方波來表示,有兩種情況:當出現單個“0”時,電平保持不變。當出現連“0”時,第一位電平保持,以后交替翻轉電平,密勒碼的波形
42、 密勒碼和數字雙相碼的功率譜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