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5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柯拉一期光伏電站并網發電,標志著全球首個百萬千瓦級“水光互補”電站正式投產。電站為全世界水風光一體化開發探索出一條新路,對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實現“雙碳”目標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
柯拉一期光伏電站是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場址最高海拔 4600米,裝機100萬千瓦,占地2.5萬畝,光伏場址面積相當于2000多個標準足球場拼接在一起,光伏支架用鋼量近5萬噸,相當于在4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區再造一座“鳥巢”體育館。電站通過500kV輸電線路接入距離50公里、裝機300萬千瓦的兩河口水電站,實現光伏發電和水電的“打捆”送出??吕黄诠夥娬臼侨蜃畲蟆⒑0巫罡叩乃饣パa項目,年平均發電量20億度,每年可節約標準煤超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萬噸??吕黄诠夥娬窘尤胨拇ㄖ骶W,在迎峰度夏之際投產發電,為川渝電力保供再添“生力軍”。
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是當前全球新增發電產能的“主角”,但“靠天吃飯”的風光新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波動性的先天不足。風光發電大規模接入電網,會對電網安全穩定造成沖擊。水電,尤其是具有年調節能力的水庫電站,通過優化調度和水電機組快速靈活調節,可將隨機波動的風電、光伏發電調整為平滑、穩定的優質電源,有效破解風能、太陽能開發難題。“水光互補”一體化開發,提供了破解新能源消納難題的有效方案。
水光互補,即將光伏接入水電站,用水電優異的調節性能平抑光伏輸出功率的波動性。以柯拉光伏為例,當光照好、光伏出力大時,兩河口水電站減少機組出力,將水儲存起來;當受多云、降雨等因素影響、光伏出力減小時,兩河口水電站引水發電,增大水電出力。通過水電站的調節,水光打捆后將輸出更為穩定的電能,更有利于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同時,通過水電平抑光伏輸出的波動性,電網也能接納更多的光伏接入電力系統,消納更多的新能源??吕夥椖繉⑺饣パa開發規模首次提升到了百萬千瓦級,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應。
雅礱江流域不僅是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主要能源基地,也是四川電力保供的重要能源基地。根據雅礱江流域可再生能源一體化規劃研究,雅礱江流域清潔能源基地總規模超1億千瓦,其中水電約3000萬千瓦、風電、光伏發電超6000萬千瓦、抽水蓄能發電超1000萬千瓦。同時,光伏、風電出力特性與水電天然互補,輔以雅礱江流域梯級水電站巨大的儲能能力,可實現新能源大規模集中高效開發。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互補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建成后,每年可貢獻綠色電能約3000億度,年發電量相當于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2.5億噸,減少標煤消耗超9000萬噸,減碳效應顯著?;亟ㄔO不僅為四川、為中國,也為全人類綠色低碳發展貢獻智慧和解決方案。
據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祁寧春介紹,作為四川省內最大的發電企業,隨著柯拉電站投產,雅礱江公司清潔能源裝機將超過2000萬千瓦,占四川省清潔能源總裝機的1/5,每年貢獻清潔電力近1000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