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針對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入海的抨擊聲浪持續高漲。可面對千夫所指,日方玩起了“以攻為守”的把戲,向國際輿論場投放大量“煙霧彈”,為其公然破壞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劣行徑打掩護、唱贊歌。
梳理一番,這波輿論攻勢呈現出清晰的組織性、目的性,大致可以分為三種話術——
(一)
【資料圖】
指鹿為馬,偷換概念
自排污入海方案提出以來,對于核污染水究竟是什么,日方一直遮遮掩掩、閃爍其詞,且刻意偷換概念,將重大核泄漏事故造成的污染水與核電站正常運行處理后的核廢水劃等號,甚至宣稱核污染水安全無害,符合飲用水標準。為了讓這種錯誤印象深入人心,還故意在對外提供的資料說明中,直接用“處理水”指代核污染水。
但核廢水與核污染水,在來源和概念上有本質區別,也在客觀上決定了日本此舉的性質。核廢水,是核電站在正常運行中產生的廢水;核污染水,是直接接觸核反應堆中放射性物質的水。前者的排放屬于核電站正常運行流程,而后者則是赤裸裸的“排毒”入海??桃鈱⒍呋煜?,拿所謂的技術檢測指標來背書,甚至大炒“核污染水比核廢水還安全”,目的就是在專業問題上偷換概念,打大家的知識盲區,以所謂科普引導大家放松警惕,乃至被洗腦。
(二)
搬弄是非,倒打一耙
出于一己之私排污入海,日本是赤裸裸的加害者、作孽者。但日方對此絕口不提,反而通過炒作虛假新聞向中國潑污水,將自己偽裝成“反日情緒”的受害者,試圖以此“人設”爭奪國際輿論場道義高地。
比如,極力報道所謂中國民眾給日本機構打騷擾電話,并通過官方表態“極度遺憾和憂慮”。比如,緊盯“砸日系車”之類謠言,裝模作樣“蹭熱點”,甚至由日本駐華大使館出面提醒在華日本人“外出時,盡量謹言慎行,如無必要時不要大聲說日語”。種種戲精丑態、卑劣伎倆,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在行為性質這一根本問題上失聲失焦,進而在所謂的中國人“不理性”上添油加醋,反證“核污染水排海合理,是你們反應過激”。
(三)
渾水摸魚,篡改歷史
按照日方這些年的一貫說法,針對核污染水急速逼近儲存極限這一困境,其曾提出5種處置方案,最終選擇了直排入海,并以IAEA(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調查報告,來證明該方案的“權威性”。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在最近一次采訪中,東電工作人員表示,從來沒有考慮過核污染水排海以外的辦法。此話一出,相當于扯下了最后一塊遮羞布。充分說明過去這些年日本做出的種種承諾,宣稱的種種方案,純屬掩人耳目的虛偽表演,眼看木已成舟,裝都懶得裝了。以此再看輿論場中流傳的各種科普文,其立論依據不過都是日方提供的數據,但事實告訴我們,日方在數據造假方面很有一套,涉事的東電公司更有著多次隱瞞、篡改核污染水數據的“黑歷史”。
回望歷史可以發現,日本很擅長制造輿論攻勢以達到自身目的。從篡改歷史教科書,到“否認南京大屠殺”“否認慰安婦”等諸多大是大非議題上,日本一而再、再而三賊喊捉賊、倒打一耙,反復玩弄話術套路,以期轉移輿論視線、模糊國際社會對于事情本身是非曲直的認知與判斷。
而在核污染水排海這樣危害全球生態安全的劣行上,日方肯定還會繼續加戲。公開報道顯示,為了給核污染水排海洗白造勢,日本外務省專門制定了加強性應對與傳播政策,并拿出700億日元,專門處理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的所謂“虛假信息”。這700億日元,一定會在各個輿論場,包括中國輿論場砸出些水花。對此,每一個人都應該擦亮雙眼、保持理性,不被“洗白”的套路、“攻心”的話術帶偏節奏。
“不管你咋樣洗呀,那也是個臟東西?!比魏卧噲D操縱輿論的企圖,都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對劣行的任何妥協退讓都是另一種助紂為虐,國際社會應當有足夠的底氣和意志與之斗爭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