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天氣擾動與國際買船涌現推動美豆上行
(資料圖片)
今日豆粕主力延續強勢,截至15:00收盤,M2401報收4088元/噸,環比昨結上漲2.66%,多頭排列特征穩固。而M2309一度觸及5000點整數關口,后收長下影線。現貨方面,張家港43%蛋白豆粕報價在4950元/噸,環比昨日上漲140元/噸。遠月基差報價方面,華東地區各家10-1月提貨基差報價差異較大。
今日CBOT大豆主力跳空高開,自8月15日以來錄得4連陽。近期來看,推動美豆價格上行的主要因素還是在于美豆產區未來天氣再度轉干的預期以及國際買家對于買船進度的上趕。
在天氣方面,根據NOAA氣象模型預測,8月下旬后的兩周美國整個東部半區都將陷入少雨階段。其中,大豆主產州愛荷華州、伊利諾伊州、明尼蘇達州以及印第安納州等地都難以幸免。模型暫時預計這樣的狀況不會在9月初變得更糟。最新的美國周度作物生長報告顯示,美豆優良率回升明顯,已達59%。但欠佳的天氣前景再度給市場帶來供應端擾動,引導價格持續反彈。我們雖然無法定量預測未來美豆的具體單產,但維持之前的跟蹤、驗證思路。首先,整個9月份的美豆優良率水平依舊關鍵。目前59%的優良率對于評估本年度美豆供需是松是緊來說是一個略微尷尬的數字。如果9月份美豆優良率能夠保持在60%附近,那么美豆單產在51蒲/英畝上方的可能性較高,美豆供需情況也基本不會環比緊缺。如果后續天氣持續偏干,致使美豆優良率徘徊在55%水平,則美豆可能呈現比上一年更偏緊的供需面,價格也會水漲船高。目前對于上述情況還難下定論,短期在等待優良率驗證的同時關注美豆主力在1450美分/蒲壓力位的表現。
在美豆新作銷售進度方面,今年7月之前美豆的新作銷售進度是顯著偏慢的,僅僅領先于2019年。原因在于巴西大豆的出口擠占以及價格低迷所引起的觀望情緒。7月之后,由于全球油料豆整體需求的偏剛性,買船開始涌現,美豆銷售進度出現明顯上趕,在一定程度上支撐其價格。根據USDA周度銷售數據顯示,8月11日美豆新作未交割銷售量比一個月前增加了644萬噸,整體銷售進度也來到歷史同期平均水平。預計未來來自買船的支撐仍會存在。
國內方面,由于人民幣匯率近期弱勢不減,大豆進口成本再度高企,美西10月船期到港成本觸及4900元/噸位置。國內盤面油粕折算榨利來看,未來買船進口窗口依舊打開,連粕估值水平較高,但油廠議價能力也較強。供需方面,國內大豆周度壓榨量在183.89萬噸,環比上周小幅波動;豆粕未執行合同量在560萬噸,屬歷史同期中性水平;國內油廠豆粕庫存在66萬噸水平維持為主,環比上周略降11萬噸。
預計M2401短期上方還有空間,短多為宜。
(文章來源:國海良時期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財經月刊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