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數據點評:基數走低出口跌幅收窄,期待更多科技突破
(資料圖)
基數降溫令出口同比跌幅有稍好于市場預期的收窄, 但扣除基數影響, 出口趨勢仍稍顯偏弱, 前期表現強勁的汽車有所降溫。 8 月出口( 美元計價) 同比-8.8%, 跌幅收窄 5.7 個百分點, 稍好于市場相對謹慎的預期。 進口同比-7.3%, 跌幅收窄 5.1個百分點, 能源大宗價格上漲、 集成電路集中備貨。 貨物貿易順差 683.6 億美元。
扣除基數下行因素, 8 月紡服、 家具家電大類表現仍然疲弱, 電子產業鏈底部位置呈現小幅韌性, 前期持續高增的汽車出口隨著海外需求缺口的快速收窄而有所降溫。 去年 7 月上海解封后出口達至階段性峰值, 8 月后逐月回落, 基數走弱是出口同比跌幅明顯收窄的主要原因。 扣除基數影響, 紡織服裝鞋靴箱包、 家電家居兩個大類仍延續弱勢, 既顯示外需整體復蘇不強, 也反映越南等地低附加值率產品形成一定替代; 家電出口當月大幅改善 14.8 個百分點, 但主要受 7 月北半球普遍高溫帶動, 可持續性不強。 汽車同比下滑 48.1 個百分點至 35.2%, 對總出口的拉動較7 月減弱達 1 個百分點, 顯示上半年持續高增的汽車出口隨海外需求缺口快速收窄而有所降溫。 受美國“ 脫鉤斷鏈” 政策直接影響的電子產業鏈手機、 電腦、 芯片對總出口同比的拖累收窄 1 個百分點至-3.5%, 剔除基數影響亦表現稍好, 底部區域呈現一定韌性。其中手機出口連續兩個月大幅波動, 受海外品牌新品發布節奏擾動。
對美出口跌幅收窄最為明顯, 對其他發達經濟體則無顯著改善, 非美發達經濟體貨幣緊縮對其自身消費需求抑制作用更為強烈。 8 月對美國( -9.5%) 同比跌幅收窄達 13.6 個百分點, 而對歐盟( -19.6%) 僅收窄 1.0 個百分點; 對日( -20.1%) 英( -12.9%) 甚至跌幅擴大, 顯示美國仍處于前期過度財政補貼和薪資通脹螺旋共同導致的商品消費過熱區間, 而連續貨幣緊縮已經對非美發達經濟體消費需求形成明顯抑制, 日本復蘇仍然緩慢且幅度溫和。 低基數下對新興市場出口跌幅有所收窄。
能源大宗漲價、 新品手機出貨芯片集中進口, 8 月進口同比跌幅收窄較快。 8 月進口同比-7.3%, 跌幅較 7 月收窄 5.1 個百分點稍好于預期。 沙特自愿減產以來油價出現一輪連續上漲, 8 月原油帶動大宗能源商品進口增速明顯上行; 此外集成電路進口快速增加, 或與海外知名手機品牌即將推出新品帶動我國手機產業鏈集中生產出貨有關, 也與手機出口當月走低的暫時性擾動相匹配。
今年二季度以來, 三大因素影響下我國出口一定程度上低于我們的預期: 其一, 主要非美發達國家疫情緩和后消費需求改善幅度偏弱, 貨幣緊縮導致的消費抑制效應較為明顯; 其二, 紡織服裝等低附加值率商品類別東南亞國家開始呈現一定的競爭優勢; 其三, 美國主導的對華“ 脫鉤斷鏈” 政策日益深化, 影響范圍擴大, 約束了我國電子產業鏈出口反彈的力度。 展望 9-12 月, 出口基數逐月走低令同比下跌趨勢在讀數上有望連續緩和, 結構上一方面海外汽車需求缺口收窄較快可能影響我國出口節奏, 另一方面國內消費電子近期技術有所突破可能形成出口穩定作用, 維持全年出口-4%左右的預測不變, 出口同比至接近年底時有望重回零附近。 維持年底前人民幣匯率在 7.2 附近窄幅波動的預測不變, 匯率趨勢性改善尚需時日, 期待更多國內產業鏈完整性安全性建設方面的技術突破涌現。
風險提示: 外需降溫幅度超預期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財經月刊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