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上市當天股價飆漲255% 市值超過大眾、福特等老牌巨頭 創立六年后 “越南特斯拉”轟動華爾街
創立僅六年的越南初創車企VinFast近日轟動華爾街:在美國股市亮相后,市值暴漲,把大眾、福特等老牌車企甩在身后,讓世界看到越南自主汽車品牌的魅力。
輿論認為,VinFast股價飆升背后是投資者對電動汽車初創企業的信心和熱情。但是,由于銷量、營收等欠佳,VinFast股價能否維持漲勢、“全球化”之路是否順利都有待觀察。
【資料圖】
重要里程碑
8月15日,越南電動汽車生產商VinFast的股票在美國納斯達克證交所公開交易。
此次并非VinFast單獨IPO,而是與“賭王”何鴻燊之子何猷龍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Black Spade Acquisition完成合并后上市。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媒體稱,由于過去一年投資者對虧錢的初創公司興趣減弱,VinFast放棄了IPO交易,轉而選擇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路線。
也就是說,將一家未上市公司與一家上市公司合并后上市。對于初創企業來說,這可以加快上市進程,同時還能減少成本。
上市首日,VinFast開盤價為22美元,是最初合并時10美元的兩倍多。之后,股價一路狂飆,報收美元,漲幅約255%。以收盤價計算,VinFast市值高達860億美元,超過大眾、梅賽德斯—奔馳、福特、通用等車企巨頭。
按照《巴倫周刊》的說法,VinFast的市值也超過美國所有電動汽車初創企業的市值總和。
“VinFast正式成為一家全球性上市公司,也是在美國證交所上市的市值最大的越南品牌。”越通社說。
VinFast首席執行官黎氏秋水表示,在美國上市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將打開進入資本市場的大門,為未來發展開辟重要途徑。
何以迅速崛起
從創立到上市,VinFast只用了六年。
誕生于2017年的VinFast被稱為“越南特斯拉”,是越南最大企業集團之一Vingroup的子公司。
VinFast生產和出口電動SUV、電動滑板車和電動巴士,目前主要在越南、北美銷售。
據越通社介紹,VinFast在越南已經具有強大的地位,在全國63個省市部署充電樁網絡,并將在未來幾年進一步擴張。在全球范圍,VinFast建立了122個產品展廳和售后車間。
VinFast的迅速崛起被認為離不開堅實的后盾。VinFast的母公司Vingroup涉足工業、房地產、科技等多個領域,2022年實現營收44億美元。
隨著VinFast股價飆升,Vingroup創始人、越南首富范日旺的身價也水漲船高,達到443億美元。
范日旺的經歷也頗為傳奇。他在越南出生,卻在20世紀90年代初移居烏克蘭,此前還在蘇聯學習地緣經濟工程學。
他的商業帝國建立在一包小小的方便面之上——靠創建方便面企業起家,被稱為烏克蘭的“方便面大王”,后來賣給雀巢。
2001年回到越南后,范日旺投身房地產,創辦Vingroup,業務覆蓋公寓、酒店、寫字樓、購物中心等。
在創立VinFast時,范日旺誓言,要在兩年內造出第一輛“越南人自己的汽車”。沒想到第二年就實現目標。
2018年,VinFast收購通用在越南的汽車生產線。同年底,VinFast宣布年產能達到25萬輛,成為越南首個有量產能力的民族汽車品牌。2021年,VinFast推出首款電動車VFe34,向新能源車轉型。
2022年3月,VinFast宣布將投資40億美元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新建汽車工廠。
潛力還是泡沫?
一家僅成立六年的汽車制造企業,股價如火箭般躥升,令外界驚嘆。
一些分析指出,部分原因在于只有一小部分股票可以交易。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報道,由于范日旺持有VinFast99%的股份,在23億股流通股票中,只有數百萬股可以交易。
“有限的庫存供應可能引發一些有趣的事情。更好的答案或許是,該股開始上漲,于是交易員蜂擁而入。”《巴倫周刊》分析稱。
也有評論認為,股價暴漲反映了投資者對電動汽車初創企業的熱情。
總部位于上海的Automobility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羅威表示:“投資者仍然相信,未來屬于電動汽車,一個低成本造車的東南亞國家將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
“華爾街都在關注電動汽車領域的下一個領導者,在未來幾年的綠色電動汽車浪潮中,包括特斯拉在內的許多車企都將成為贏家。”韋德布什證券分析師丹·艾夫斯說。
不過,股價暴漲背后也被質疑泡沫太大。
晨星汽車行業分析師大衛·威斯頓表示,VinFast估值接近寶馬、超過通用和福特并不合理,電動汽車的SPAC泡沫還沒有結束。
分析師所謂的“估值不合理”,或許與VinFast的銷量、營收以及質量尚不完美有關。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自去年年底以來,VinFast已向北美地區出口近3000輛汽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VinFast在美國僅售出137輛電動汽車。
相比之下,大眾在今年前6個月就售出440萬輛汽車,其中超過萬輛是電動汽車。
同時,VinFast迄今尚未盈利,卻在不斷“燒錢”。截至去年9月的9個月里,公司虧損14億美元。截至去年9月底,公司還背負約25億美元的債務。今年第一季度虧損約6億美元,卻耗費逾10億美元拓展業務。
商業咨詢公司艾睿鉑估計,電動汽車制造商需要每年銷售40萬輛車才能收回成本。而到目前為止,VinFast發布了四款電動車型,交付大約萬輛汽車。今年5月,VinFast還因軟件故障,召回運往美國的電動SUV,并招致差評。VinFast還裁減了部分美國員工。
面臨激烈競爭
對于VinFast的股價走勢,《巴倫周刊》稱,投資者還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時間。
一般來說,分析師通常需要幾周來關注一只新股。與傳統的IPO融資相比,像VinFast這樣通過與SPAC合并融資的公司,華爾街需要更長的時間。
事實上,此前通過SPAC上市的電動汽車制造商表現都很慘淡。比如,洛茲敦汽車公司、尼古拉公司,以及法拉第未來公司等車企,以SPAC模式合并上市后,市值都蒸發90%以上。
《聯合早報》稱,如果VinFast股價能維持漲勢,它將顯示出獨特價值。
VinFast對自己的未來倒是雄心勃勃。7月,VinFast宣布,北卡羅來納州的電動汽車新工廠已破土動工,預計2025年開始運營。工廠未來可年產15萬輛汽車,希望成為美國的銷售基地。
VinFast還表示將很快進軍歐洲市場,并挖掘東南亞市場的潛力。
但是,VinFast要想與業內老牌企業競爭,還有一段路要走。
BBC認為,VinFast面臨激烈的競爭,因為主要“玩家”都在爭奪市場主導地位。特斯拉和比亞迪等領軍者近來一直在降價以提振銷售。今年上半年,VinFast交付了萬輛電動汽車。相比之下,特斯拉同期交付超過萬輛汽車。
有評論指出,對VinFast來說,目前最艱巨的任務是,今年能否完成創始人定下的5萬輛車的銷售目標。
(文章來源:解放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財經月刊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