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風月寶鑒的反面為啥是骷髏?盤點紅樓夢中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人!
文/姜子說書
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
聲能兩歌手兩牘,兩鑒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
女兒未嫁將未降,末世忠義明閨閣!先時名號通靈玉,來時姓氏原是秦。
源為二玉演二寶,慷慨雋逸作姽婳,榮源寧演隱甄氏,《胠篋》《南華》續《莊子》!
——《石頭記》序
《漢書》里面有個故事,皇帝不愿意做學問的人談論湯武受命之事,所以說了一句話,道是:“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
同理,作者不能直接說出“白骨如山忘姓氏”的正史,不能直接寫一部《骷髏夢》來硬杠文禍,只能借一面叫做“風月寶鑒”的鏡子,來寫表里皆有喻的《紅樓夢》。
跛足道人取出一面鏡子來——兩面皆可照人,鏡把上面鏨著“風月寶鑒”四字——遞與賈瑞道:“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專治邪思妄動之癥,有濟世保生之功。所以帶他到世上,單與那些聰明俊杰、風雅王孫等看照。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
眾所周知,鏡子的正面便是《紅樓夢》的表面文章,是一個招手的佳人,而鏡子的反面卻是如同《西游記》中白骨夫人一般的骷髏。假祥瑞掩蓋了鏡子反面的真相,脂硯齋便說:“好知青冢骷髏骨,就是紅樓掩面人。”
賈瑞收了鏡子,想道:“這道士倒有些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試試。”想畢,拿起“風月鑒”來,向反面一照,只見一個骷髏立在里面,唬得賈瑞連忙掩了。”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清風明月債,懷金悼玉文,都被作者寫進了通靈寶玉這塊石頭和石頭城及城中人的故事里,故曰:“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那些出淤泥而不染的紅樓夢中人,即是作者筆下要歌頌的千古風流的忠義之士,正所謂:“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不可使其泯滅也!”又云:“誰題忠義墓,千古獨風流”?斯人已矣,自然是登仙而去,仙冊便是墓志銘。
寶玉道:“常聽人說,金陵極大,怎么只十二個女子?如今單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幾百女孩子呢。”警幻冷笑道:“貴省女子固多,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下邊二櫥則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輩,則無冊可錄矣。”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自然不是庸常之輩,堪可青史留名,故曰青州恒王,實乃九州之王。是故,石兄于他鄉憶《雙艷圖》,自嘲仇十洲,偶成一曲,曰《紅樓夢》,只為詠嘆一人,感懷一事,又仿屈原以香草美人寫圣主賢臣。
賈母喜的忙笑道:“你們瞧,這山坡上配上他的這個人品,又是這件衣裳,后頭又是這梅花,象個什么?”眾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掛的仇十洲畫的《雙艷圖》。”賈母搖頭笑道:“那畫的哪里有這件衣裳?人也不能這樣好!”
《紅樓夢》故事里,作者未曾直接寫白骨如山,卻寫了林家和夏家后繼無人,黛玉為草木之人,是芙蓉花神,是以春花應“華”者,與夏家湊成“華夏”二字,秦氏亦是華夏,甄家為林家之后,皆是“支庶不盛”四個字。
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沒甚親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偏又于去歲死了。雖有幾房姬妾,奈他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
香菱道:“他家本姓夏,非常的富貴。如今太爺也沒了,只有老奶奶帶著一個親生的姑娘過活,也并沒有哥兒兄弟,可惜他竟一門盡絕了。”寶玉忙道:“咱們也別管他絕后不絕后,只是這姑娘可好?你們大爺怎么就中意了?”
《紅樓夢》故事里,作者寫芒種節花神退位,黛玉葬花的悲傷誰懂?花即是華,花神是誰,還用問嗎?“字字看來皆是血”所言不虛。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
至于書中直接明寫的薄命之人,也不少。比如王熙鳳為了三千兩害死了金哥和守備之子,又破醋逼死了鮑二家的媳婦,還借刀殺人逼死了尤二姐,還派心腹去謀殺張華父子二人。
那鳳姐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協。老尼達知張家,果然那守備忍氣吞聲的受了前聘之物。誰知那張家父母如此愛勢貪財,卻養了個知義多情的女兒,聞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將一條麻繩悄悄的自縊了。那守備之子聞得金哥自縊,他也是個極多情的,遂也投河而死,不負妻義。
《紅樓夢》故事里,薛蟠草菅人命,恃強喝令手下豪奴將馮淵打死,更是眾所皆知的事情。王夫人見丫鬟跳井,偷偷落淚,說是于心不安,薛寶釵卻說她婦人之仁,太慈善,人命在他們薛家看來,不過是幾兩銀子的事。
他便將家中事務一一的囑托了族中人并幾個老家人,他便帶了母妹竟自起身長行去了。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視為兒戲,自為花上幾個臭錢,沒有不了的。
寶釵嘆道:“據我看來,他并不是賭氣投井。多半他下去住著,或是在井跟前憨頑,失了腳掉下去的。他在上頭拘束慣了,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處去頑頑逛逛,豈有這樣大氣的理!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涂人,也不為可惜。姨娘也不必念念于茲,十分過不去,不過多賞他幾兩銀子發送他,也就盡主仆之情了。”
《紅樓夢》故事里,王夫人被讒言所惑,逼死了晴雯,是賈寶玉心中永遠的痛。故事中還有被賈赦和賈雨村坑家敗業的石呆子,何嘗不是石頭這個呆子一生的經歷的縮影呢?樁樁件件,皆是悼亡之音,皆是以史為鑒之寓!
平兒道:“誰知雨村那沒天理的聽見了,便設了個法子,訛他拖欠了官銀,拿他到衙門里去,說所欠官銀,變賣家產賠補,把這扇子抄了來,作了官價送了來。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爺拿著扇子問著二爺說:‘人家怎么弄了來?’二爺只說了一句:‘為這點子小事,弄得人坑家敗業,也不算什么能為!’”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紅樓夢》程高本、《脂硯齋全評石頭記》、《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