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寸土寸金,口袋公園能否再小一點?
土地資源少,口袋公園建設有困難,可以適當縮小口袋公園的標準面積嗎?螺螄殼里能否打造“大公園”?來自古美路街道的區人大代表周卓強在實地調研中,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建議,為城市綠容和社區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讓城市的邊邊角角都美起來”
(相關資料圖)
古美轄區6.5平方公里的面積上,住著居民16萬人。居住型社區是古美的定位。生活工作在這片土地上,周卓強對于古美的印象是“小而美”。
在有限的空間里,讓每位居民都享受到美意生活,猶如在螺螄殼里建道場,需要城市管理者的巧思。周卓強坦言:“雖然今年古美有幾處口袋公園納入改造計劃,但是目前古美可利用的資源比較少,比較大的空地也沒有了。”于是,居民生活周邊一些小的綠地,如果想要再改造,常會遇到一個瓶頸,就是達不到改造的規定面積。
古美街邊綠地
口袋公園,顧名思義就是占地面積少、 規模小的城市開放空間,也稱袖珍公園,常呈斑塊狀散落或隱藏在城市結構中。口袋公園因占地面積小, 選址靈活,能見縫插針地大量出現在城市中,這對于高樓云集的城市而言猶如沙漠中的綠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城市環境,同時部分解決高密度城市中心區人們對公園的需求。可以說,口袋公園用“小面積”打造“大公園”。
“根據上海市口袋公園建設技術導則,口袋公園原則上內環線以內面積應大于1000平方米,內外環之間及5個新城面積應大2000平方米,外環線外面積應大于3000平方米。上限面積原則上不超過8000平方米。然而根據古美的實際情況,我們希望可以適當縮小口袋公園的標準面積,這樣的話,一些小的綠地也可以得到改善,讓城市的邊邊角角都美起來。”周卓強表示,口袋公園建設用地面積的具體要求應根據城市的發展狀況、人口密度和城市規劃等因素來定。當需要建設口袋公園時,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用地。
“市中心不少地方的口袋公園不乏小而美的范例,閔行區所轄面積很廣,但作為打造品質社區的古美來說,口袋公園建設標準面積值得商榷,這一問題還有待商討。”周卓強說。
此外,周卓強還提到,城市綠化還可以合理密植調節綠植個體和群體的關系、充分考慮工程建設規律合理安排工期、有效貼合周邊居民需求。
周卓強(左一)和人大代表一起調研古美地區綠化
今年全區將建30座口袋公園
記者獲悉,自2019年以來,古美路街道積極創建“上海市園林街鎮”,創建工作目前正在評審驗收階段,這既是古美提升社區外在美和內涵美的重要契機,也是探索社區治理和城市更新的一次生動實踐。口袋公園只是公園城市建設的一個方面,通過城市更新項目、城市精細化管理、打造“15分鐘生活圈”等方式,均可帶動一些街角綠化進行改造升級,營造“小而美”的城市綠化景觀。此外,鞏固園林城區建設成果、美麗街區創建、綠化特色道路創建、附屬綠地共享開放、最美街景評比等,都是提升小而美街角綠地景觀的有效工作路徑。
目前,閔行已建成口袋公園122座,今年還將建造30座口袋公園,已被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
此次,古美路街道古美科普綠地、閔行科技幼兒園外綠地、虹梅路(平吉路到古龍路)綠地納入口袋公園建造計劃。古美科普綠地原場地綠植單一,設施缺失,此次建設,結合周邊居民和管養人員建議,整體上尊重綠植本底,改造園路系統,增設兒童活動區、休憩亭廊,擴建健身活動區;對場地植物進行調整,打開視線增加色葉開花植物。
虹梅路(平吉路到古龍路)綠地(效果圖)
據悉,口袋公園的選點布局,一般選擇商業街區、功能性場館、特色街區、居住密集區等使用人群集中的區域,與周邊形成銜接融合呼應,30座口袋公園預計將于今年10月底基本建成,年底前陸續開放。
記者:李逸
供稿:古軒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提醒:
如果您不想錯過“今日閔行”,記得“星標”,并多點“贊”和“在看”,這樣,每天新文章推送,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號列表里啦:)
(點擊圖片查看)
上觀號作者:今日閔行
相關閱讀
-
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