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察: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徐州:平臺賦能,撐起“中國安全谷”
(資料圖片)
以兩只攝像頭作眼睛、兩只輪子作雙腳,一臺約一米高的紅色小機器人敏捷地前進后退。如果檢測到附近有火情,兩只機械臂將自動抬起,噴射干粉滅火……6月29日下午,位于徐州高新區國家安全科技產業園的江蘇雷龍安全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內,企業產品總監王蒙正手持遙控面板,對即將正式上市的一款智能消防滅火機器人做優化調試。
“機器人內嵌深度場景相機和紅外攝像頭,科技感滿滿,配合智能算法,能夠快速探測定位火源,規劃路徑并自主滅火,進而將火災消滅在初期階段。” 王蒙說,石油化工企業、加油站、礦井等重要場景中,該機器人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火情、消滅火災,在消防安全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此前,在園區牽線搭橋下,該企業與揚州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結成研發對子,攻克了智能消防機器人的自我感知和圖層定位兩項技術難點。王蒙告訴記者,園區在產業發展方向引導、研發資金上給予企業大力支持,堅定了企業全身心投入安全應急產業發展的決心。“機器人正式上市后,我們初步打算將價格控制在10萬元以內,遠低于國際同類型產品。”
為壯大應急安全產業鏈,徐州高新區于2011年規劃建設徐州國家安全科技產業園,園區近年來通過協同創新匯聚發展要素,構建起涵蓋安全防護、監測預警、應急救援、安全服務的裝備制造與系統集成產業鏈條,形成了集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研發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相互補充的產業創新生態。
同時,緊盯做強安全應急創新產業集群,徐州高新區編制了安全應急產業發展圖譜,梳理安全應急產業相關門類,圍繞豐富完善產業鏈條招項目、引企業。
目前,徐州高新區已集聚800多家安全應急產業企業,產業規模超600億元,成為全國安全應急產業門類最齊全的區域。“依托中安科技企業孵化器和江蘇省安全應急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我們構建起千億級安全及特色產業集群,助力高新區進一步擦亮‘中國安全谷’金字招牌。”?安科園管委會規劃建設部部長劉潔君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張濤?顏穎/文 陳儼/攝影 王子杰/攝像
編輯: 許愿
相關閱讀
-
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