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人類嘗試研發瘧疾疫苗數十年后,世界首款瘧疾疫苗近期終于投入大規模使用。在多個國際組織的協調分配下,12個瘧疾死亡率最高的非洲國家將首批獲得該疫苗,數十萬名患兒的生命有望被挽救。
據英國《衛報》7月6日報道,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世界衛生組織 (WHO) 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于7月5日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宣布其聯合組織的分配機制已決定將全球首款瘧疾疫苗的首批1800萬劑次分配給兒童患病和死亡風險最高的12個國家。
聲明中介紹了具體分配情況。12個首批獲得疫苗的國家是貝寧、布基納法索、布隆迪、喀麥隆、剛果(金)、利比里亞、尼日爾、塞拉利昂和烏干達。這批疫苗預計將于2023年第四季度前運抵獲分配的國家。
據報道,另有多達16個非洲國家通過各種方式向該分配機制要求獲得疫苗,并希望在擴大生產規模后盡快獲得疫苗供應。世衛組織回應稱,該分配機制將通過“不懈努力”促進疫苗供應,“直到所有面臨感染風險的兒童都能獲得疫苗為止”。
該瘧疾疫苗被命名為RTS,S/AS01,自2019年以來在加納、肯尼亞和馬拉維進行了第三期臨床試驗后的額外大規模試點。在向多達170萬名患兒接種后,該疫苗被宣布為“安全且有效”,可減少死亡率和重病率。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負責免疫接種事務的副主任埃弗雷姆·拉門戈(Ephrem Lemango)對該疫苗的應用前景表示樂觀。他表示,瘧疾每年導致近50萬名非洲幼兒死亡,該疫苗的普及將幫助遏制這一現象,“長期以來,這些死亡都是可以被防治的。這款疫苗的推出將為兒童,特別是非洲兒童,提供更好的生存機會。隨著供應的增加,我們希望更多的兒童能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