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家評測 鳳凰新聞客戶端 出品 要說這兩個月最酷的產品有哪些,這臺Nothing Phone(2)絕對能算上其中之一,但我們絕不推薦你買。 設計過的透明背板,以及升級了的Glyph燈帶真的很讓人心動,所以我們也毫不猶豫花了5777買了一臺港版直郵。經過這大半個月的使用,今天就來一起聊聊,為什么不推薦你買這臺看起來很酷的手機。 (資料圖)
戳此看視頻 剛拿到這臺Nothing Phone(2)的時候,第一印象就是,美。干凈的外觀、十分克制的鏡頭模組,加上背面的透明設計以及嵌在里面的Glyph燈帶,我們覺得很難有數碼粉能拒絕這樣的外觀,我們也承認最開始是饞它的身子。 接著就是手感真不錯。機身背面的2.5D玻璃跟鋁金屬邊框的過渡也比較柔和,握在手里很舒服,并不會覺得太撐手,很像拿一臺iPhone 14 Plus。 機身重量201克,拿在手上不會覺得太沉,只有放進口袋扯了一下褲子的時候才會意識到它的重量。 性能這方面相比上代的778G,Nothing Phone(2)這次搭載了降頻版的第一代驍龍8+,主頻最高3GHz。在凰家評測機庫排行榜里,CPU排名44位,GPU排名52位,肯定不能跟第二代驍龍8比。 4700mAh電池在續航測到死測試中堅持了7小時18分鐘,排名49位,45W快充實測63分鐘充滿,排名93,電池表現對于一天非重度的使用來說是沒問題的。 這樣看下來,Nothing Phone(2)的配置在今年國內市場來說算是一個夠格的中端機。但是這半個月用下來,就沖接下來這四點,我們絕不推薦國內任何人買它。 屏幕&圖標 首先給大家看看這塊屏幕,國產類鉆屏,120Hz+Android原生動畫也確實流暢,但是偏色真的讓人很難受,純白頁面下總是感覺綠綠的。 實際測試下來的平均delta E為2.8,黃綠這一塊兒也確實偏色。只能說這塊屏幕能看,但想想花了將近六千塊買了它,總覺得不舒服。 如果說屏幕你還能忍,畢竟還沒到辣眼的程度,那應用圖標這個事情是真的逼死強迫癥。NothingOS的圖標風格是黑白風格,在2.0版本的系統里還加入了紅色的桌面快捷開關,跟手機外觀的一體性非常好。不過這僅限于你剛開機的時候。 因為NothingOS的圖標風格非常依賴于Material Design的單色圖標方案,而實際支持這個方案的app少之又少,甚至部分Google自家app都沒有支持,所以你的桌面很有可能會風格凌亂,色彩也不統一。 Nothing應該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你可以在Google Play里面下載到一個叫Nothing Icon Pack的官方圖標包,它會強制把所有沒適配的應用圖標縮小并變成黑白色。 但這又會導致兩個新的問題。一個是有些圖標會變的很奇怪,比如原神,這個派萌好像是用X光機拍出來的一樣,畫風十分詭異,對于游戲這種圖標元素比較復雜的app來說很不友好。 另外一個就是圖標本身的辨識度會降低,如果不打開應用名稱顯示,也沒有明顯的顏色輔助,有時候很難找到想打開的app。 這些問題當然可以通過使用app默認圖標,或者安裝其他的圖標包來解決,但要真這樣做了,從手機正面到系統都看起來毫無特色,又何必買Nothing呢? 系統 說到系統,NothingOS本身也有問題,簡單來說就是人如其名,Nothing。這里就不得不稱贊一下Nothing真的是一家很會營銷的公司,它的賣點給我們的印象很深刻。 比如背后的燈帶倒計時,很酷炫,這也是Nothing Phone(2)背后的Glyph升級之一。但真正要用的時候就發現,它跟系統里的時鐘app是分開的,需要在控制中心或者設置的Glyph頁面里單獨設置。 原因也很簡單,在NothingOS里面,把官方圖標換成默認圖標之后你就能發現,除了相機、錄音機、天氣以及Nothing X四個軟件之外,出廠app全部都是Google的。 這也就意味著像剛剛Glyph時鐘這樣的一些系統功能跟app其實是割裂開的。 Nothing很有特色的長虹玻璃濾鏡也只能在拍照時選擇,并不能在相冊中后期添加。我們甚至懷疑,但凡Google不把相機跟錄音機做成Pixel獨占,Nothing也會直接用上。 全套Google這一點對于海外用戶或許確實更便捷,但對于國內用戶來講,像Glyph進度條這種特色功能,國內的app已經不可能去做專門適配。 如果系統自帶的app還跟這些特色功能有所割裂,那不如直接選擇可以體驗到更完整Android原生功能的Pixel。 再加上作為一款并不在大陸發售的手機,Nothing Phone的本地化功能約等于沒有。 大家常用的比如指紋支付、國內的NFC地鐵卡或者最近幾年各家在做的互傳聯盟,它都不支持。而且很多國內的app是沒有上架Google Play的,為了方便起見你可能還要在手機單獨安裝一個應用商店。 不過跟國內安卓手機裝Google全家桶補齊體驗完全不一樣,單獨裝的應用商店沒辦法自動安裝下載好的應用,也沒辦法在后臺自動更新app,所有的操作都需要點安裝來確認??梢哉f它在國內的綜合使用體驗,是要落后于國產手機幾年的。 影像 在國內這幾年內卷嚴重的影像部分,Nothing Phone(2)用了IMX890。 解析力跟寬容度還OK,色彩風格整體偏飽和,在成像速度以及暗光下的表現不算太出挑,只能說整體表現還可以。 跟你們嫌棄的iPhone相比,在白天場景基本能打個有來有回,但到了晚上還是需要精進一下。 比較有趣的是可以把背面的Glyph燈帶當作補光燈使用,在晚上不管是拍照還是錄像看起來都很酷。 不過也僅限于看起來很酷,這么大面積的補光燈卻只能傻傻地用固定亮度跟色溫常亮補光。 相比vivo在S17那么小的補光燈上都加了慢速同步閃光以及智能色溫的功能,Nothing在功能以及玩法上還是缺少挖掘。 同時作為一款5499港幣起售的機器,在國內市場你可以選的是小米13 Pro、OPPO Find X6、vivo X90 Pro這樣的機型,且不說各家的影調如何,單是光學長焦這一點,Nothing Phone就已經輸了。 我們也在不同的場景下分別用它們拍了樣張,至少在我們看來,Nothing的表現都顯得有些平庸,在質感上還是輸給了這幾款國產旗艦。 總結 整個看下來,Nothing Phone(2)最打動人的外觀,是它的最大賣點。內部系統就是原生安卓+皮膚,外加上幾個Nothing自己做的小功能。 對了,如果你把系統語言設為中文,那Nothing很特色的點陣字體是不支持的,甚至連皮膚都不能完整使用。 所以我們不推薦任何在國內,以想使用它為目標的人去購買Nothing Phone(2)。作為主力機,你會面臨著包括網絡、本地化服務以及售后等等各方面水土不服的問題,講個笑話,有段時間我們微信是打不了視頻電話的。 如果你要買來作為安卓備用機,那不管是在影像、性能還是續航、屏幕顯示,國內都有同價位甚至更便宜的各種中杯、大杯旗艦供你選擇。 如果你單純想體驗原生安卓系統,現在最新的Pixel 7系列在網店的售價也要比Nothing Phone低出一截,同時還能享受到更完整的Android服務,何樂不為。 就算你只想買一個回來當擺件,Nothing Phone(1)在他們的官方海淘店售價只要不到三千,幾乎是一半的價格,會更適合你。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節目的全部內容,這里是凰家評測,這里有一群專業、有趣又認真的小伙伴,致力于用最「硬核」的態度,做最「有料」的評測,我們下期見。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