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身邊,“網上辦”“掌上辦”漸成市民生活標配,養老、醫保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政務業務實現“跨省通辦”;在工廠,工作人員依靠云計算、智能機器人等新技術,實現綠色智能制造;在路上,依靠物聯網和大數據核心算法,實現運力與需求的精準高效匹配,司機和物流商們省錢省力的同時讓整個物流行業各環節降本增效;在醫院,病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醫療”方式,享受到遠在千里之外的名醫“大咖”提供的優質醫療服務;在景區,人們可以通過AR、VR等數字技術,完成沉浸式旅游,按需定制最佳旅游線路……從產業轉型升級到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數字技術的融入,讓銀川市傳統產業煥發出新活力的同時,也讓大家的生活多了便捷與美好。 據銀川市網絡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銀川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達335.2億元。上半年,銀川市數字產品制造業規上企業實現產值307.6億元,同比增長44.5%;數字產品服務業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13.8%;數字要素驅動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5.8億元,同比增長24.5%。騰訊呼叫中心、寧夏建材數據中心、黃河云數字治水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建設。培育打造5個自治區級數字經濟示范園區(全區共6個)、2個“飛地園區”,獲批西北首個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 近年來,銀川市先后印發《“數字銀川”建設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互聯網+銀川”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銀川市2023年數字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要點》等文件,護航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據介紹,下一步,銀川市將按照自治區算力經濟“五大生態”布局,聚焦培大電子信息制造業、育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扶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做優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大產業發展領域,開展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梯隊企業培育行動、頭部企業壯大行動、平臺經濟成長行動、算力產業突破行動五項產業提質行動,加快推進寧夏樞紐數字經濟創新總部核心建設,將銀川市打造成西部重要的大數據應用基地。 記者魏羅妮楊韶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