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之窗——來自5G“云”端的守望
2023-08-22 07:44:11 來源: 西海都市報
(資料圖)
8月17日,玉樹藏族自治州“江源之窗”觀測到大規模巖羊活動畫面,約200余只巖羊在山坡上奔跑、棲息、覓食。
巖羊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青藏高原特有物種。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通過遠程觀測系統觀察到該區域巖羊活動頻次逐漸上升,巖羊群個體數也日漸增多。
玉樹州地處三江源頭地區,近年來,玉樹州通過科技手段,實現了生態觀測的“云”端守望。
“江源之窗”是玉樹州建設的網絡視頻觀測系統,由多個觀測點位的高空瞭望視頻攝像機、實時傳輸專網和統一管控平臺組成,是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青海“生態之窗”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8月初,隨著遠程觀測點位和5G基站在長江源流域當曲、黃河源流域約古宗列曲和瀾滄江源流域扎西齊哇的成功架設,三江源頭重要地區告別“通信盲區”。目前,以觀測站點為中心,這些源頭地區實現周邊5公里的5G網絡覆蓋。自此,三江源通過5G與世界連接,5G將更好助力三江源地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三江源頭區域均為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原地區,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網絡建設人員在3個多月間,克服高寒缺氧、氣溫低、施工難度大等困難,通過遠距離、單纖雙向傳輸方式,實現了三江源頭5G網絡覆蓋,“江源之窗”也實現了24小時穩定流暢高清視頻接入。依托中國移動5G網絡,長江、黃河源頭周邊5公里范圍內網絡速率可達800Mbps;依托中國電信5G網絡,瀾滄江源頭周邊3公里范圍內網絡速率可達500Mbps。同時,5G網絡覆蓋對三江源國家公園監測拓展應用也提供了有力的移動數據支撐,將助力智慧化管理邁上更高臺階。
自平臺建設以來,玉樹“江源之窗”實時監測收集大量視頻觀測數據,積極探索視頻數據智能化、數字化管理模式,將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數量、活動區域進行數量統計和跟蹤觀測,初步掌握了藏羚、雪豹、黑頸鶴、歐亞水獺等生境狀況、生態習性變化情況,為物種調查、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現場觀測分析手段。同時,進一步強化與環境監管業務的融合,有效彌補了人力巡護實地調查反應慢、成本高、覆蓋面窄的短板。
目前“江源之窗”觀測點位已增加到40個,三江源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不斷完善,進一步豐富完善了“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有效支撐了自然保護區監管和物種多樣性監測,服務推動重點生態功能區監管、重大生態工程評估和生態變化動態監測,以特有現場監測觀覽方式,實現對三江源生態板塊典型區域的生態類型、自然景觀及野生動物等遠距離、大范圍、全方位實時高清視頻觀測。
黑頸鶴,扇動著黑白相間的翅膀,仰著長長的脖子,在碧水的映襯下化作一道道美麗的弧線,迷人的姿態給濕地增添了無限活力。現如今,打開玉樹“江源之窗”,不管是長江S灣的巖羊,還是隆寶湖棲息的黑頸鶴,通過大屏幕,在“云”端便能實現動態、直觀觀測野生動植物,以“數字生態”守護江源生態,用大數據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