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評 | 規范發展網約車聚合平臺,離不開社會監督
2023-08-23 02:13:34 來源: 現代快報全媒體
(資料圖片)
為了規范管理網約車聚合平臺,中消協出招了。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8月21日消息,中消協圍繞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關于規范管理網約車聚合平臺有關通知開展社會監督。
今年4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秘書局聯合發布《關于切實做好網約車聚合平臺規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網約車聚合平臺規范管理工作、壓實企業責任,保障乘客和駕駛員合法權益、規范經營行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等要求,明確了網約車聚合平臺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責任。
在這種情境中,中消協乘勢而上,以大力開展社會監督的意識和方向,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打消高德等聚合平臺亂象,值得肯定。
網約車聚合平臺有“平臺中的平臺”之稱,如果網約車聚合平臺注重合規模式下的發展,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自然不難打動更多人的心。但遺憾的是,在聚合平臺表面上取得較快發展的同時,各種亂象也引發了社會公眾的擔憂。
前述五部門通知,明確要求網約車聚合平臺不得接入未在當地取得網約車經營許可的平臺公司,提供服務的駕駛員和車輛均應辦理相應許可,但今年7月,江西日報報道,記者調查發現,部分網約車聚合平臺未落實核驗責任,例如:注冊司機無須“雙證”,獎勵無證司機接單。幾乎同期,人民網報道指出,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出現不少關于高德打車聚合平臺的投訴:無證車運營、未對司機進行身份核驗、私自發送營銷短信……有消費者憤懣地表示,提前預約的車臨時爽約,向客服反映,客服居然表示:我們就是平臺,只能轉達服務商給出的反饋。
亂象頻仍,損害了消費者利益,制造了不安全因素,也終將對相關行業產生反噬效應。被“閃了腰”的消費者亦然可以拿腳投票,贏回尊嚴。
應該看到,遏制亂象,符合各方利益。建立一個符合法治要求、尊重契約精神、強化服務質量和安全保障的打車市場,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直面問題焦點加強整改,對損害司機和消費者的行為祭出重拳——今年7月,高德等9家平臺被武漢多部門就違規調價約談、限期整改,便切中肯綮——還需要切實加強社會監督,用好社會監督利器,讓網約車聚合平臺進入社會監督范疇,從而倒逼網約車聚合平臺遵章守法、合規運營。
此次中消協提出,依法建立健全咨詢服務和投訴處理的首問負責制度,及時妥善處理乘客的咨詢投訴,主動聽取消費者意見建議,自覺接受消費者監督,體現了支持消費者維權、改善監督效果的決心。
網約車聚合平臺唯有合法合規、健康有序地發展,才能真正為群眾出行提供便利。把消費者權益擺在重要位置,接受社會監督,是題中之義。
現代快報首席評論員 戴之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