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創新農業科技體系開出增產增收“糧方”
2023-08-21 18:09:51 來源: 金臺資訊
今年的夏管不同以往,在懷遠縣不少地方利用智慧農業,農業生產變得更輕松、更科學。今天請跟隨我們的腳步,去看看懷遠農業新變化。
三伏時節,是夏季農管關鍵期。在河溜鎮,有這樣一名“農民”。
記者來到懷遠縣稻麥生產全程機械化綜合示范基地核心區河溜良種場,看見偌大的安徽徽糧智慧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稱徽糧智慧)停滿了高速插秧機、谷物聯合收割機等各種農業機械,2000多畝水稻郁郁蔥蔥,滿眼生機,除了漫步飛躍的白鷺,卻空無一人。
(資料圖片)
徽糧智慧董事長周安祥介紹,日常管理他是“光桿司令”。需要數百人管理的2000多畝土地,他一個人如何能管理好?周安祥娓娓道來。
三年前,在懷遠縣農業農村局的指導幫助下,周安祥投資近300萬元,按照“物聯網+區塊鏈+5G”思路,以提高農作物生產過程信息化、現代化水平為核心,打造大田生產智能化監測管理系統,動態監測“四情”。“糯稻生長情況,地表水深度、病蟲害、氣象數據等隨時監測,實時向平臺傳回數據。”周安祥說,通過分析數據,不出辦公室就在電腦上進行“四情”分析,第一時間作出相應的農事安排。
“徽糧智慧整合了附近鄉鎮的6個農機合作社,1個家庭農場。”周安祥說,幾天前,在監測到糯稻處于破口期,需要打農藥后,第一時間與對方取得聯系,通過購買社會化有償服務,一天便噴灑完成所有糯稻田。
周安詳說,徽糧智慧正著力打造免費的供需平臺,向客戶提供最優性價比的服務,最大限度發揮資源效益,全面盤活鄉村資源。“目前,糯稻產量較以前每畝增產26公斤,化肥用量減少21.8%,畝均節本增收303元,糯稻價格更有保障,優勢更加明顯。”
通過智慧農業實現糧食增產增收遠不止安徽徽糧智慧農業有限公司一家。
在龍亢農場核心區3萬畝土地上,記者看到幾臺植保機正在進行作業,放眼望去,望不到邊的水稻,隨風飄蕩,長勢喜人。而讓記者大吃一驚的是,從事一線農田管理的工作人員只有23人,平均每人一千多畝。
這得益于其運用智慧農業系統,從空中、田間和地下三個維度提高農事效率的結果。
依托先進的農業管理系統,空中無人機提供大田低空遙感,監控病蟲害等。田中孢子捕捉儀等也實時監控病害。而在泥土中還安裝了大量傳感器,實時觀測水溫、濕度無機鹽含量和電導率等所有信息都會自動反饋回處理中心。“這得益于其運用智慧農業系統,從空中、田間和地下三個維度提高農事效率的結果。”龍亢農場工作人員介紹,核心區的每塊土地都編號歸檔,夏秋兩季更新數據,且出產的農產品均實現質量追溯體系。
目前,懷遠縣稻麥生產全程機械化綜合示范基地已涵蓋關廟、淝河等6個場站村,在耕、種、管、收、烘和秸稈處理等六大環節的機械化率達100%。通過“農頭工尾”,徽糧智慧還在三產融合發展上做足文章,其數十種酒類、零食類等糯稻加工產品,均為與農業深加工企業合作產出,目前已進入各大商超銷售。龍亢農場也在不斷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推廣“龍亢模式”,現托管周邊鄉村土地10萬畝左右。
據了解,懷遠縣農業機械化率達89.84%,擁有農機合作社220個、家庭農場4253個。同時,通過線上線下、本地異地相結合的方式開設培訓班、培訓課程,在去年培育200名高素質農民的基礎上,今年計劃培育700人,進一步壯大鄉村振興力量。(蚌報融媒體記者 謝勛章 通訊員 唐福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