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浸泡在涿州洪水中
2023-08-03 02:16:28 來源: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中圖網官方微博)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鈴 張英 “洪水來的太猛烈,不給我們太多時間去反應。”
(資料圖)
8月1日,中圖網官微發布《我們的庫房被淹了》,稱公司位于河北省保定涿州市開發區陽光大街28號的倉儲中心,已被洪水淹沒。
根據涿州發布公眾號消息,7月29日8時-31日13時,涿州市出現強降雨過程,平均降水量達到301.8毫米。
7月31日11時,北京市水文總站升級發布洪水紅色預警,全市河道均在行洪,提醒市民遠離河道。
涿州位于京畿南大門,市內有多條河流,部分經北京市房山區流入。7月31日晚,涿州市所有河流啟動紅色預警,所有河流防洪進入緊急狀態。8月1日15時許,涿州發布公眾號消息顯示,受上游洪水過境影響,涿州市河道行洪和城市內澇風險加劇。
身處涿州市碼頭鎮西劉莊的北大野草書店老板趙亮早已感受到暴雨的威力。7月31日早晨7點,熟睡中,他被房東叫醒,水快速漲到小腿,約20分鐘后,水就漲到了大腿。他想開車逃離已經來不及,只能快跑到高處,院子里的簡易庫房里有他2萬多冊圖書,但他已無暇顧及。
涿州,除了人們熟知的“北京南大門”角色,還有一個不太為公眾了解的城市特色——中國出版業的庫房重鎮。
這里有全國最大的圖書物流倉儲基地北京西南物流中心旗下園區之一 ——“北京西南物流涿州園”,占地面積400畝,近百家出版社、出版商、書店將庫房安置于此處及周邊地區。
目前可查的最早數據來自2018年,西南物流中心及周邊倉庫的年發貨碼洋(圖書定價總額)超100億元。
經濟觀察報了解到,7月31日至8月1日,包括中圖網在內,涿州受洪水影響的圖書庫房至少有幾十家,每家的損失在數十萬至上億碼洋不等。
“20年的積累全完了。”趙亮說。
水來
水是突然漫進來的。
7月31日早上7點,趙亮所在的涿州碼頭鎮西劉莊被暴雨所淹,當時許多人還在睡夢中,趙亮房東一家叫醒他一起逃離,他們甚至來不及帶任何衣服和食物。
“出生以來沒見過這么大的洪水。”和趙亮一起逃向高地的涿州人無不驚慌。
趙亮租住的小院里還有他的圖書庫房,但水位上漲太快,他已經無暇顧及。
8月1日下午2點出頭,洪水漫進中圖網的倉庫大門,沒過了庫房地面,大家趕緊往庫房跑,盡力搶救圖書,但水來得很急,“根本擋不住”。
誰都沒想到水會來得這樣快、這樣猛,大約半小時,水淹到了小腿,2小時左右,水漲到半輛轎車高。下午5點多,所有人離開庫房,向辦公樓跑去。
“保障人身安全比較重要,那些書沒辦法管了。”中圖網庫房工作人員蘇永毅告訴經濟觀察報。
洪水漫進庫房前,暴雨已經下了三天。
7月31日,中圖網員工李昀(化名)就沒能去庫房,他居住在距倉庫5公里左右的涿州天地新城小區,小區的水漫過小腿,沒法騎電動車,到小區旁的超市購物時,他發現連面條、瓜子都被搶購一空了。
7月31日晚,李昀的幾位同事守在庫房,連夜注意有沒有漏水情況。
8月1日上午,李昀在業主群看到了泄洪的消息。因為白天沒怎么下雨,上午時路上的水也有些消退,李昀還出門取了快遞,但下午4點左右,水又漲起來了,這時,他聽同事說,倉庫的水漫到了腰部。
這一天,在庫房留守的同事們以為把庫房門口堵住就可以了,他們把裝有沙子的編織袋堵在庫房門口,但在洪水沖進倉庫時,沙袋沒起到太大作用。
中圖網50余名工作人員逃往辦公樓,水漫至二樓,他們就在四樓等待救援。8月1日下午,大樓斷水斷電,電話打不出去,只能靠發信息聯系救援隊。
倉庫外,洪水中的轎車(受訪者供圖)
洪水漫進辦公室(受訪者供圖)
負責安撫被困者情緒并提供急救常識的志愿者王峰(化名)告訴經濟觀察報,8月1日全天,他溝通過的每支民間隊伍和國家級救援力量都處于飽和工作狀態。
8月1日晚,信號好了一些,電話能打進來了,中圖網部分被困者被救出,8月2日上午10時許,中圖網官方微博稱,中圖網涿州被困員工已全部安全撤離。
蘇永毅說,包括中圖網一些供貨商的倉庫在內,7月31日、8月1日上午,大家的庫房相繼被淹。
王子杰是園區內負責被困人員對外聯絡的志愿者之一,他告訴經濟觀察報,由于洪水水位較高,涿州有多家存有大量圖書的倉庫被淹,一位獲救人員所在的倉庫面積大概就有2萬平方米。
位于涿州市東仙坡鎮下胡良村的河北華商印刷有限公司倉庫是被淹一員。該公司一位負責市場的工作人員告訴經濟觀察報,7月31日,庫房的水就已有5米深,紙張、設備全部被淹沒了。
北京集文天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庫房是在7月31日下午6點開始進水的。進水時,十幾名工作人員嘗試搶救書籍,但水漲得太快,不得不在4小時后撤離。
圖書品牌“未讀”位于西南物流涿州園的庫房同樣被淹,8月1日晚,該公司工作人員透露,由于倉庫進不去人,公司也不知道庫房具體受災情況,只能等待洪水后去查看。
北京嘉友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同樣猝不及防,據《出版人》雜志消息,該公司所在地的群通知讓注意安全,過了一會,“水突然就來了”,一瞬間漲了20公分,并迅速上漲,倉庫甚至沒有準備防水的沙袋。
損失
“就中圖網的損失來看,最低都有幾千萬實洋(實際售價),碼洋就得上億了。”蘇永毅說,一樓全被淹了,二樓、三樓還不清楚。
蘇永毅無法較準確地估計倉庫的損失情況,初步估算,一樓至少有一兩百萬冊圖書,他猜測,水位在8月1日晚已漲到倉庫二樓。
蘇永毅介紹,中圖網倉庫約2萬平方米,有400多萬冊圖書,涵蓋全品類,包括古籍、小說、教輔等,圖書不像傳統書店那樣會按內容主題劃分區域,全部混放,因此各類書籍都有被淹。
被淹的書實在太多,這些書都沒法賣了,蘇永毅介紹,需要一段時間后,才能估計出來到底有多少損失。之后,要將倉庫恢復到被淹之前的情況,怎么也得一兩年,需要多少資金也無法估計。從一些同行的反饋來看,新建庫房和新置貨架或各需幾百萬元。
經濟觀察報了解到,受洪水影響的圖書庫房至少有幾十家,每家的損失在數十萬至上億碼洋不等。
由于圖書行業產品價格不同于實際價值、庫房不達標、圖書遭遇水災或火災的風險太高等原因,保險公司一般不對相關圖書產品進行參保登記。這其中多數庫房未購買保險。
對這些企業來說,被困在洪水中的人員安全是當下最重要的事項,至于經濟上的損失幾何,未來是否可能獲得來自政府層面的補償措施,他們還不完全清楚。
洪水褪去后,被淹沒的圖書市場需要多久才能恢復?
北京時代華語估計,15天之內庫房無法發貨,當前已經推送過來的訂單也無法處理。
漂泊
出版社和書商們被淹的圖書倉庫,幾乎都位于涿州市碼頭鎮的北京西南物流涿州園及周邊。
2017年,隨著北京逐步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西南物流園拆遷,市內大量出版物倉儲企業紛紛搬離,其中有不少來到河北,涿州是主要目的地之一。
經歷了這一搬遷過程的某出版社工作人員說,當時北京倉庫出租價格飆升,而圖書是微利行業,維持一個符合標準的圖書庫房在北京已無可能。
做圖書生意,搞定庫房從來都是極度耗費心力的大事。
2019年底因庫房問題發出求救信的《讀庫》創始人、主編老六曾對經濟觀察報介紹,“真庫房有一個最大的硬性門檻,就是消防,消防必須達標”。
回顧決定離開北京時的心態,老六說,圖書是易燃物,倉庫要達到丙二類的消防標準,多少平米的防火分區,多少平米要配多少立方米的消防水池,多少煙感噴淋系統……非常復雜。如果庫房消防不達標,就永遠有麻煩,而北京真正符合消防標準的庫房,一是太少,二是太貴,讀庫用不起,并且讀庫用的庫房,基建就不符合消防標準,后天不可彌補。時時處在查封危險中的庫房,讓他整天心神不寧,連好好編書的心情都沒有。
2020年,讀庫從北京整體搬遷至南通,涉及2240個貨位,1713711冊圖書,261570張各類書紙,累計運輸13.5米平板貨車13車次,高欄貨車共21車次總計1146噸。耗時11天后,讀庫完成了15年來的第6次,也是最遠距離的一次搬家。
不是所有人都能決絕地離開北京,中圖網倉儲中心是2018年搬到涿州的。
中圖網員工馬俊(化名)也跟隨倉儲中心來到涿州,8月1日夜間,因擔心再次泄洪,他徹夜未眠,“如果能活著離開涿州,以后再也不來這座城市”,他計劃水災后重返北京。
趙亮的北大野草書店是2022年搬到涿州的,因為這里靠近出版社庫房,進貨方便,書店可以不用壓太多圖書。
在此之前,趙亮已經在北京大學附近經營書店近20年,是伴隨北大師生成長的學術書店。
2022年,因新冠疫情長期閉店,損失慘重,趙亮無力交納每年20萬的房租,選擇把書店整體搬到涿州碼頭鎮西劉莊。
趙亮租了一個小院,一年房租2萬元就可以把自己和書都安頓好,當然,書店開在涿州的村子里,自然不能指望有線下客源,他主要在微信上賣書,依靠老客戶勉力維持。
他的朋友圈總是相似的一串書訊,“特價圖書,經典圖書,好書很多,售價已經打好,錯過就沒有了就等您選購了!您需要嗎?”
這樣的朋友圈暫時定格在了7月30日,這一天,他的推薦列表包括:
《阿金庫爾戰役》
《歐洲之門——烏克蘭2000年史》
《雅典的勝利》
《江戶時代幕末血風》
《中國通史》(呂思勉著)
《美國的正確與錯誤——民族主義的視角》
《萬歷十五年》
《楊振寧傳》
《清代縣衙的書吏與差役》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趙亮說,等水退后看看能用的書便宜處理,不能用的只能賣廢紙。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