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深圳新聞網2023年8月25日訊(記者 潘峰 李小輝)“這個驛站太棒了,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業余生活,還為我們提供各類法律服務。”“這里常常組織開展青少年教育活動,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細數近來生活的變化和“雙站”為民服務事項,沙頭角街道東和社區居民鐘慈香阿姨滿面笑容。
“紅色驛站”和“藍色驛站”。
鐘慈香阿姨對東和社區黨委與鹽田區人民檢察院黨組共同打造的“紅色驛站”和“藍色驛站”(簡稱“雙站”)的感受,代表了東和社區居民群眾的心聲。早在2021年,東和社區就在瀚海東岸小區、官路嚇村小區及詩寧大廈小區設置“紅色驛站”,并發揮社區“大黨委”作用,推動掛點同心圓單位黨員、社區黨員志愿者、社工等力量入駐驛站,定期舉辦各類黨群活動,讓驛站迅速成為周邊居民最受歡迎的地方。
鹽田區人民檢察院延伸檢察服務“觸角”,在這里打造“藍色驛站”。
今年,鹽田區人民檢察院延伸檢察服務“觸角”,加入東和社區“紅色驛站”陣營,在這里打造“藍色驛站”。“‘藍色驛站’的藍就是海天藍、檢察藍,是山海鹽田的亮色,是檢察機關的底色,象征著鹽田檢察人的責任與擔當。”鹽田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張泉泉介紹,“藍色驛站”推出了系列親民、為民舉措,通過每周三上午駐點服務模式,“零距離”收集群眾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組織檢察官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助力社區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聘請社區群眾擔任公益訴訟觀察員,共同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創辦“檢群體育賽事”,聯合舉辦“雙站杯”系列體育活動,加強黨群、檢群關系;掛牌設立“家庭教育聯系點”,加強檢社、檢校、檢醫、檢家合作,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成才。
“雙站”不僅僅是一座驛站,還是幸福生活的加油站。
“在這里,老人們下棋、閱讀,享受晚年時光;孩子們觀看紅色電影、學習課外知識,豐富課外學習;年輕人可以做做手工,放松心情,是一個休閑娛樂、獲取知識的好去處。”剛剛參加了“雙站”活動的社區居民鄒劍表示,“雙站”已成為聚集人氣、為民服務、交流互助、聚力發展的良好平臺,讓社區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作為服務民生的‘前哨站’、密切黨群關系的‘連心橋’,我們將加強驛站的日常管理、運行維護等工作,確保驛站建得好、管得好、服務好。”東和社區黨委副書記陳俐元表示,在實際運營中,為讓“雙站”工作與群眾生活同頻共振、互融共進,讓“檢察為民”這個概念融入基層小區治理,社區結合民生微實事項目努力打造和諧共享鄰里空間,把更多的資源和服務向小區下沉,全力打通黨委政府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小服務”匯聚“大民生”,“小驛站”托起“大幸福”。對轄區居民來說,“雙站”不僅僅是一座驛站,還是黨員群眾的“橋梁紐帶”,幸福生活的加油站。接下來,沙頭角街道將以“雙站”建設為契機,打開社區黨組織、檢察機關與黨員群眾的“民意窗”,架起便民利民的“連心橋”,進一步助力基層善治。